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斌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5篇近端
  • 5篇骨板
  • 4篇内固定
  • 4篇接骨
  • 4篇接骨板
  • 4篇股骨
  • 3篇胫骨
  • 3篇胫骨近端
  • 3篇胫骨平台
  • 3篇螺钉
  • 3篇接骨板固定
  • 3篇骨头
  • 2篇韧带
  • 2篇韧带断裂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手术
  • 2篇人工骨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倪斌斌
  • 15篇陆骅
  • 14篇王伟
  • 10篇沈浩
  • 5篇范志远
  • 4篇蒋雷生
  • 3篇沈雷
  • 3篇杨越华
  • 3篇张翔
  • 3篇陈鹏博
  • 2篇蒋盛旦
  • 2篇陈晓东
  • 2篇王宇仁
  • 2篇何继业
  • 2篇戴力扬
  • 2篇李波
  • 2篇郑新峰
  • 1篇沈超
  • 1篇沈雷
  • 1篇王栋梁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2013年上...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GB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骨肉瘤及瘤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然后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
李波蒋盛旦郑新峰倪斌斌杨越华陈江伟陈科蒋雷生
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针对胫骨平台不同方位设计专门的接骨板,在解剖学测量结果的基础...
陆骅沈浩陈鹏博王伟倪斌斌余宝富陈羿丞范志远陈基施展
文献传递
完全性距骨后突骨折一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患者资料 男性患者,35岁,因“左踝扭伤后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h”来我院急诊就诊,左踝X线片和CT检查示完全性距骨后突骨折,关节面部分塌陷(图1a,b),遂收治入院。
沈浩倪斌斌张翔王伟陆骅
关键词:CT检查踝扭伤X线片
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针对胫骨平台不同方位设计专门的接骨板,在解剖学测量结果的基础之上,提...
陆骅沈浩陈鹏博王伟倪斌斌余宝富陈羿丞范志远陈基施展
文献传递
下胫腓联合损伤被引量:11
2006年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的常见伴发伤,多由距骨在踝穴内的外翻和外旋所致。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处理不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较多争议,主要涉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稳定程度的判定及固定方式的选择。本文对下胫腓联合损伤从解剖学、生物力学、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倪斌斌王栋梁戴力扬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生物力学内固定
多发伤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机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机。方法对91例多发伤患者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91例,其中男59例,女32例。年龄17~64岁,平均34.8岁。骨折按Denis分类计压缩性骨折7例,爆裂性骨折66例,屈曲分离损伤3例,骨折脱位15例。入院时ISS评分为13~66分,平均31.8分。ASIA评分0~89分,平均26.2分。随访时间3~12年。结果有42例在伤后3d内行手术治疗,占45.1%,其中仅21例(23.1%)在受伤后24h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手术时间为伤后4~15d,其中有15例(16.5%)为1周以后行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时机与ISS评分呈负相关(P<0.01),但与ASIA评分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时机无显著相关性(P>0.05)。ISS评分及手术时机对ASIA评分恢复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多发伤患者胸腰椎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建立在对患者全身情况的评估以及手术治疗利弊的权衡基础之上,而不应作机械的界定。
戴力扬蒋雷生沈雷周青张家红姚维芳王伟倪斌斌沈云
关键词:手术时机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手术适应证功能锻炼
IGF1R表达下降加速小鼠椎间盘的退变进程
目的 明确IGF1R 表达降低是否会加速小鼠椎间盘退变.方法 分别在出生后6、12、18 周各处死3 只IGF1R+/-小鼠和3 只野生型小鼠.每只小鼠每个时间点取出6 个腰椎间盘,每组小鼠共获取54 个椎间盘.每个时间...
蒋雷声李波郑新峰倪斌斌杨越华蒋盛旦
钢丝环扎加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加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Regazzoni B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运用钢丝环扎加空心钉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41例。根据Regazzoni分型,B1型11例,B2型21例,B3型9例。其中女25例,男16例,年龄45~86岁,平均58.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直接暴力12例,间接暴力29例。切开复位后屈曲膝关节,直径0.8钢丝环扎后,二根1mm导针经髌骨上极或下极平行钻入,然后选择4.0mm半螺纹自攻空心螺钉沿导针拧入,最后经空心钉以"8"字的方式穿入钢丝,并拧紧完成张力带结构。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被动伸屈锻炼。结果38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的随访,3例失随访。平均愈合时间6.5周。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16例发生轻微软组织激惹,无一例患者因内固定原因行内固定取出术。采用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于骨折愈合后2周进行伤侧膝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32例,中6例。结论钢丝环扎加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固定效果可靠,软组织激惹和固定失败率低。
陆骅沈雷倪斌斌何继业张翔
关键词:骨固定钢丝骨钉
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所述接骨板系统包括前外侧接骨板、后外侧接骨板、后内侧接骨板、内侧接骨板。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针对胫骨平台不同方位设计专门的接骨板,在解剖学测量结果的基础之上,提...
陆骅沈浩陈鹏博王伟倪斌斌余宝富陈羿丞范志远陈基施展
文献传递
一种骨折锁定钻头及其内固定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锁定钻头及其内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头段和第二钻头段,第二钻头段的直径大于第一钻头段的直径,能够使近侧皮质螺钉孔的孔径大于远侧皮质螺钉孔的孔径;远侧皮质螺钉孔的孔径与普通锁定螺钉钻头直径一致,...
王杨陆骅王伟倪斌斌沈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