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桂英
作品数:
9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美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
林燕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
李纯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
钟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环境科学与工...
2篇
农业科学
1篇
生物学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5篇
贝类
3篇
毒性
2篇
淤泥
2篇
疏浚淤泥
2篇
污染
2篇
牡蛎
2篇
海洋污染
1篇
毒性实验
1篇
毒性效应
1篇
悬浮物
1篇
沿岸
1篇
中毒事故
1篇
中国沿岸
1篇
软体部
1篇
深圳海域
1篇
食品
1篇
食品监测
1篇
年际
1篇
年际变化
1篇
器官
机构
9篇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9篇
全桂英
8篇
杨美兰
7篇
林燕棠
3篇
贾晓平
2篇
李纯厚
1篇
陆超华
1篇
陈瑞雯
1篇
钟彦
1篇
胡石金
传媒
2篇
湛江海洋大学...
2篇
海洋环境科学
2篇
热带海洋
1篇
中国环境科学
1篇
水产学报
1篇
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2篇
2001
1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7
1篇
1994
1篇
1992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深圳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特征
被引量:9
2000年
根据 1996~ 1997年间深圳海域 (大亚湾和大鹏湾 ) 13种贝类 (华贵栉孔扇贝、马氏珍珠贝、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毛蚶、栉江瑶、联珠蚶、文蛤、棕带仙女蛤、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习见蛙螺和近江牡蛎 )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检测数据 ,阐述了贝类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年际变化、PSP中毒事件以及与其它海区贝类
杨美兰
林燕棠
全桂英
关键词:
贝类
深圳海域
年际变化
中毒事故
赤潮
我国海产贝类体中的麻痹性毒素及其来源
被引量:18
2001年
林燕棠
贾晓平
杨美兰
全桂英
关键词:
贝类
广东沿海贝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麻痹性毒素
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报导了广东沿海华贵栉孔扇贝Chamysnobilis、栉江珧Pinapectinata、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翡翠贻贝Pernaviridis、紫蛤Sanguindariavilcea、文蛤Meretrixmeretrix、东风螺Babylonia等七种经济贝类体中不同组织器官(闭壳肌、消化腺、鳃、外套膜、性腺、足、水管等)的麻痹性毒素(PSP)的毒性与分布状况;贝类不同组织器官PSP毒性的季节差异以及贝类的PSP毒性程度比较。为贝类毒素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杨美兰
陈瑞雯
胡石金
全桂英
关键词:
食品监测
贝类
毒性
南方某港疏浚淤泥溶出液对海洋浮游动物的毒性实验
被引量:6
1998年
为了评价南方某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生物的影响,对疏浚淤泥的溶出液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低于20℃时,淤泥溶出清液对浮游桡足类和卤虫Anemiasalina无节幼体的影响不明显;但当水温高于22℃时,淤泥溶出清液对海洋浮游动物有致毒作用,其LC_50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毒性增强。水温为22.0—24.0℃时,对卤虫无节幼体72h和96h的LC_50分别为665ml·L^-1[淤泥/海水体积之比,相当于1090.9g·L^-1(淤泥湿重W/海水体积V)]和405ml·L^-1(V/V,相当于664.4g·L^-1,W/V);对浮游桡足类48h的LC_50为306ml·L^-1(相当于502.0g·L^-1,W/V)。当水温为25.0—27.0℃时,对卤虫无节幼体72h和96h的LC_50分别为578ml·L^-1(相当于948.2g·L^-1,W/V)和238ml·L^-1(相当于390.4g·L^-1,W/V)。
李纯厚
林燕棠
杨美兰
全桂英
关键词:
淤泥
毒性
浮游动物
中国沿岸染毒贝类的麻痹性毒素
被引量:36
1999年
1996年11-12月对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海域的24个采样点,1997年6-7月对舟山群岛、大亚湾、大鹏湾3个重点海域的23种经济贝类体中的麻痹性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岸贝类的麻痹性毒素(PSP)含量从未检出到每百克肉含PSP403MU。在4个海区中,以南海海区贝类麻痹性毒素的检出率为最高,上述2个采样期的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8.6%。黄海海区贝类抽提液的毒性试验均未引起实验小鼠死亡。各海区的主要染毒贝的种类亦有不同:渤海的染毒种类主要有长牡蛎Crassotreagigas、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等;东海的主要染毒种类有织纹螺Nassariussp.、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llppinenrum、杂色蛤R.varigata等;南海的染毒种类主要有文蛤Meretrixmeretrix、翡翠贻贝Pernaviridis、合浦珠母贝Finctadamartensii等。
林燕棠
贾晓平
杨美兰
钟彦
全桂英
范平
关键词:
贝类
中国沿岸
海洋污染
红潮
广东沿海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与评价
被引量:10
1999年
根据1990~1997 年间广东沿海17 个采样点的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检测数据,阐述了广东沿海三个岸段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季节差异以及麻痹性毒素在牡蛎体中的分布。为我国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杨美兰
林燕棠
全桂英
关键词:
牡蛎
海洋污染
南海海港疏浚淤泥悬浮物对海洋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31
1997年
为评价海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动物的影响,对疏浚淤泥悬浮相进行了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疏浚淤泥悬浮相对浮游甲壳类的致毒效应明显。22.0~24.0℃试验水温时,悬浮相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浮游挠足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别为:96hLC50为71.6mg/L(卤虫无节幼体),48hLC50为61.3mg/L(浮游挠足类)。低浓度和低温时,悬浮相对前鳞鲻(Mugilophuyseni)幼鱼的致毒效应不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毒性效应亦增强。试验水温为18.8~20.0℃时,悬浮相对前鳞鲻幼鱼24h和96hLC50分别为5801.3mg/L和5045.5mg/L;而当试验水温升至22.0~24.0℃时,悬浮相对前鳞鲻幼鱼24、48、72、96hLC50分别为1996.4、769.9、592.8及556.3mg/L。
李纯厚
林燕棠
杨美兰
全桂英
关键词:
淤泥
毒性
海洋动物
重金属在近江牡蛎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分布
被引量:9
1992年
测定了近江牡蛎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Cu、Pb、Zn、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的浓度。软体部的Cu、Zn、Cd、Cr、Pb浓度明显地比贝腔液的高,Ni浓度这两部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软体部和贝腔液中的金属总绝对量中,软体部的Cu、Zn、Cd、Cr、Pb占绝大多数,Ni含量在这两部分间的分布相近。贝腔液中Cu、Zn、Cd的浓度水平远高于海水中的,Ni、Pb、Cr的浓度水平也明显地比海水中的高。由外套腔液组成的贝腔液通过对重金属的吸收过程的预浓缩作用和含重金属代谢物的排泄作用是贝腔液金属高浓度的主要因素。
陆超华
全桂英
关键词:
重金属
江河
牡蛎
贝类麻痹性毒素的昆明小鼠测定法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2001年
探讨了昆明小鼠用于贝类麻痹性毒素测定的 3个问题:(1)石房蛤毒素(Saxitoxin简称STX)剂量和昆明小鼠死亡时间为曲线关系,其曲线方程为Y=7.1271X-0.7497。(2)把死亡时间t变为时间的倒数 l/t,STX的毒性 MU取对数为 1og MU,再进行回归分析得斜率和截距分别为140和0.2,相关系数为0.97,直线回归方程Y=140X-0.2。所得直线回归方程与AOAC方法中Sommer' s表之STX──小鼠死亡时间直线回归方程Y=145X-0.2比较相近。(3)通过系列实验,求得昆明小鼠一个鼠单位所代表的毒素剂量为 0.189 μg STX。
林燕棠
贾晓平
杨美兰
全桂英
关键词:
昆明小鼠
贝类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