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立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康定民族师专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翻译
  • 5篇藏语
  • 3篇汉语
  • 3篇藏文
  • 3篇藏族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汉译
  • 2篇汉译技巧
  • 2篇翻译技巧
  • 2篇复句
  • 1篇地名
  • 1篇虚词
  • 1篇音译
  • 1篇语法研究
  • 1篇语文
  • 1篇缘由
  • 1篇人名
  • 1篇入党
  • 1篇入党积极分子

机构

  • 12篇康定民族师专

作者

  • 12篇凌立
  • 1篇阿绒
  • 1篇拉都

传媒

  • 7篇康定民族师范...
  • 5篇四川民族学院...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文书名汉译之管见
1996年
本文介绍了藏文书名的不同取法、组成以及如何翻译成汉文才能准确再现原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凌立
关键词:翻译技巧
浅谈藏族崇尚嘛呢堆的缘由被引量:7
2005年
“嘛呢堆”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只要一踏进藏族地区,就能在山口、林莽、湖边、渡口、桥头、十字路口等,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嘛呢堆”这一神秘文化。“嘛呢堆”从狩猎的工具、神灵和凡人的路标、祭祀的场所逐步演变为具有驱邪求吉的祥物。“嘛呢堆”代表着藏族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从古到今,方兴未艾。本文拟对藏族的“嘛呢堆”这一神秘石文化的产生、演变、嘛呢石刻图纹以及其吉祥意义等进行探讨。
凌立
关键词:林莽神秘文化缘由精神寄托藏族
藏族“十”字纹的来源及象征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从“十”字纹在世界各民族中的使用及象征意义入手,对藏族在现实生活中仍使用的“十”字纹这一古老符号的来源及象征进行了探讨。
凌立
关键词:藏族
汉藏假设复句的比较与翻译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对汉藏假设复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汉藏假设复句的异同,探讨了在汉藏翻译中如何根据汉藏两语的表达习惯,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的问题。
凌立
关键词:复句汉语藏语翻译
汉藏条件复句的比较与翻译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对汉藏条件复句进行了全面地比较,特别是对在分句间起主要作用的表示条件关系的汉藏关联词语作了比较;探讨了表示充足条件、唯一条件、无条件中的单一关联词语和合用关联词语以及倒装的条件复句的翻译技巧。
凌立
关键词:汉语藏语条件复句翻译
汉藏主语的比较与翻译
2002年
汉语主语和藏语主语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汉语主语在任何情况下(即谓 语不管是任何类型的词),主语上不加任何助词或虚词;藏语却要根据谓语的不同,而加相应的助词或虚词,有的却不加任何助词或虚词。在汉译藏中,要正确理解两种语文主语的特点,同时还要对主语进行改译、调动等方式进行翻译。
凌立
关键词:主语藏语翻译助词虚词语法研究
浅谈藏文人名、地名的汉译技巧被引量:1
1997年
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藏汉翻译,特别是在藏文人名、地名的汉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译名不规范的原因,并从十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介绍了藏文人名、地名的汉译要领,文章最后还论及了藏文其它汉语音译词的翻译要领。
凌立拉都
关键词:音译人名地名
部分汉藏词语的翻译技巧
1998年
文章结合语言现象和汉藏翻译实践,从词语的搭配、多义词和翻译、一词多性的翻译、近义词的翻译、形象词语的翻译、重迭词的翻译、反义词的翻译、词语的音译、词语中特殊符号的翻译、词语的直译、词语的意译、词语的增译、词语的减译、词语的转换等方面,探讨了汉藏词语的翻译技巧.
凌立
关键词:语言学翻译词语
浅析汉藏量词的异同
1997年
文章例举大量语言现象,分析了汉语和藏语在量词,特别是物量词。
凌立
关键词:语言学量词汉语藏语
藏语文系十年发展概况被引量:1
1995年
随着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建校10周年到来之际,也迎来了我系建系9周年。藏文系创建于1986年9月,从建校之日起学校党政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藏语文系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校的重点系科。 我系在册教职工共16人,其中硕士生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6人,聘请教授1人。我系现有3个年级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17人。
阿绒凌立
关键词:藏语文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建设入党积极分子民族师专组织学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