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力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武警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催乳素瘤的抑制作用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PS - 341对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催乳素 (Prolactin ,PRL)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2 5只 ,随机分为 2组 :催乳素瘤组 2 0只 ,皮下植入含有乙烯雌酚的硅胶管 ;对照组 5只 ,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 8周后 ,将催乳素瘤组随机分 3组 ,分别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PS - 341、诺果宁或安慰剂。治疗 4周后处死大鼠 ,垂体称重 ,做垂体免疫组化检查 ,用放免法测定外周血PRL水平。结果 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和诺果宁组大鼠垂体重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 (P <0 .0 1) ,催乳素阳性细胞计数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PS - 341对乙烯雌酚诱发的大鼠PRL瘤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 刘亚力徐春史晶付淑云王莉司今
-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催乳素瘤安慰剂PRLPS-341垂体
- 胰岛素-磺脲类药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继发性磺脲类药失效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对比研究胰岛素加磺脲类药联合 (INS/SU)或单用胰岛素 (INS)二种疗法治疗继发性SU失效的疗效 ,并通过体外试验探讨INS加SU治疗的机理。方法 :5 4例继发SU失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二组 ,分别给INS加SU及INS治疗共 3个月 ,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与优降糖孵育后INS受体结合位点。结果 :(1)治疗 3个月时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得到较好控制。 (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改变。(3)INS组较INS加SU组体重增加显著、血INS水平明显升高。 (4)优降糖孵育后的脂肪细胞INS结合位点增多 ,与INS特异结合率提高。结论 :(1)INS加SU与INS均可有效地治疗继发性SU失效的病人。 (2 )INS加SU联合治疗与单用INS治疗比较 ,其引起的血INS水平升高、体重增加程度均较低。 (3)SU通过影响靶细胞INS受体等胰外作用 ,而增强INS的作用效应。
- 侍晓云刘亚力
-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磺酰脲化合物受体胰岛素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目的:Graves病(GD)和桥本病(HT)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虽然它们的表型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它们是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资料均支持遗传因素对AI...
- 刘亚力徐春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信号传导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1年
- 胰岛素通过与胰岛素 受体结台发挥生理作用,胰岛素信号传导从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开始,在细胞内信号分子蛋白的相互作用下,将信号传递下去。本文对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的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徐春刘亚力
- 关键词: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磷酸化
- 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在大鼠催乳素瘤中的表达
- 在雌激素的长期作用下,大鼠PRL细胞增生、PRL分泌增多,形成PRL瘤。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凋亡相互协调,维持着正常组织的生长平衡,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凋亡受到抑制,细胞死亡率降低,机体不能重新恢复调节,表现出生长优势,最...
- 徐春刘亚力邱文娟
- 关键词:凋亡BC1-2BAX催乳素瘤雌激素
- 文献传递
- 头孢曲松每日一克单次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临床药物观察协作组刘又宁赵会泽佘丹阳王睿刘庆锋段蕴铀聂舟山张新红王洪武李继成刘爱兵崔德健文仲光王家昆李忠民刘昌起林燕萍刘亚力郑欲知米建新李树钧戚好文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头孢曲松单次给药
- 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 ,探讨IGT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45例IGT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记分比较。结果IGT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及管襻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主要改变为 :管襻数减少 ,输入枝管径狭窄 ,管襻清晰度下降 ,血流缓慢 ,红细胞聚集 ,微栓子、渗出及出血的可见率增加 ,其中以流态改变最为明显 (P<0.01)。结论IGT组的甲襞微循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变 ,可能与IGT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凝血机制改变有关。
- 刘亚力付淑云
-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甲襞微循环
- 雌激素诱发大鼠垂体催乳素瘤机制的探讨
- 随着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进行,雌激素的致癌作用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雌激素导致雌激素敏感的组织细胞出现异常增生以致发生癌变。雌激素敏感的大鼠在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出现乳腺癌、子宫肌瘤、垂体催乳素(PRL)瘤。关于雌激素诱...
- 徐春刘亚力邱文娟
- 文献传递
- 慢性缺氧-肺气肿大鼠膈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复制大鼠缺氧-肺气肿模型,测定膈肌条生物力学特性,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特性。方法制备慢性缺氧和肺气肿模型,检测膈肌条的收缩与疲劳特性,细胞微管吸吮系统测定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特性。结果缺氧-肺气肿组颤搐收缩张力(Pt)和强直颤搐收缩张力(Po)显著下降,疲劳持续时间延长,力-频率曲线明显右移,缺氧-肺气肿组粘弹系数K1,K2,μ较对照组相应值明显降低,相差显著。结论缺氧-肺气肿大鼠膈肌疲劳与收缩特性减低,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系数下降。
- 王莉刘亚力徐春侍晓云
- 关键词:生物力学膈肌缺氧肺气肿
- 多巴胺激动药对大鼠垂体组织表达Pit-1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多巴胺激动药对大鼠垂体组织表达Pit-1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催乳素瘤(PRL)组、对照组和诺果宁组,各组按照实验程序操作。8周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血清PRL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垂体组织PR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用RT-PCR方法检测Pit-1mRNA在两组垂体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借助于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表达量。结果诺果宁组大鼠血清PRL水平和垂体重量均明显低于PRL瘤组(P<0.01),Pit-1mRNA水平在诺果宁组较PRL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降低Pit-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诺果宁抗PRL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 刘亚力邱文娟杨雪梅徐春
- 关键词:雌激素催乳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