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钼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钼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小白鼠日常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钼(钼含量:20~500 mg/L),采用脾脏重量和生长指数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和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检查法,检测钼对小白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抗体生成及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低剂量钼(20 mg/L)组小白鼠脾脏的重量、生长指数、抗体生成及吞噬细胞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钼(500 mg/L)组小白鼠脾脏重量及生长指数、抗体生成及吞噬细胞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钼(20 mg/L)可使小白鼠免疫功能增强,而高剂量钼(500 mg/L)致小白鼠免疫功能下降。
- 刘佳胡琪王强欧阳雪郝丛强袁旺万京华
- 关键词:钼小白鼠免疫功能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调查我国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CHD)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防治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1 833例A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不同种类、性别、年龄患者MS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HD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1 833例ACHD患者中共265例发生MS,MS的总体患病率为14.5%,轻度和中重度ACHD患者患病率分别为15.6%和11.8%,男性患病率为17.8%,女性患病率12.9%,两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阶段患病率最高,为27.4%。MS中单一指标异常率最高,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较高,分别为33.2%、3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体重指数增高、腰围增加、收缩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增高以及肺动脉高压是ACHD患者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S在ACHD患者中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应加强ACHD患者MS的筛查和预防性健康宣教。
- 胡娟舟张迎红张文王艳胡柳刘佳黄静彭盼
-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2024年
- 目的构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心导管介入术合并PH的ACH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模型组按介入术后是否发生SAE分为SAE组和非SAE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758例患者,其中男240例(31.7%)、女518例(68.3%),平均年龄43.1(18.0~81.0)岁。模型组530例(SAE组47例,非SAE组483例),验证组22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SAE组和非SAE组年龄、吸烟史、瓣膜病史、心力衰竭病史、N末端B型利钠肽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心力衰竭病史、中重度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PH、心导管介入检查并治疗、手术全身麻醉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126.65 pg/mL是ACHD-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SAE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总分为0~139分,分值>50分为高危人群。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0.897,0.97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847,P=0.797。结论患者年龄≥50岁、心力衰竭病史、中重度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PH、心导管介入检查并治疗、手术全身麻醉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126.65 pg/mL是ACHD-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发生SAE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应用于ACHD-PH患者介入术后发生SAE的风险评估,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干预。
- 胡娟舟张迎红张文黄静刘佳彭盼
- 关键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介入术严重不良事件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入院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联合CABG术的ACHD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为再次入院的患者(20例),按1:3配对原则,选择性别、民族相同、年龄相近的未再次入院患者为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根据单因素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HD患者外科手术治疗联合CABG术后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入院途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平均指数、总供给晶体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χ^(2)=4.208、6.475、4.096、-2.790、-2.159、-2.559、-2.629、-3.918、-2.439、-2.652、-2.045,P<0.05)。条件回归分析显示,BMI、INR和手术时间是影响ACHD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联合CABG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95%CI)=1.289(1.095~1.516)、5.926(2.253~15.589)、1.004(1.000~1.007),P<0.05]。结论对于行外科手术治疗联合CABG的ACHD患者,BMI、INR和手术时间是导致患者术后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医护人员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刘佳张迎红张文胡娟舟胡艳红胡柳史崇清黄静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再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