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腔内
  • 2篇球囊
  • 2篇球囊扩张
  • 2篇综合征
  • 2篇髂静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塞通
  • 1篇血塞通注射液
  • 1篇血栓
  • 1篇压迫综合征
  • 1篇再狭窄
  • 1篇支架内再狭窄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机构

  • 5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刘大伟
  • 2篇许宏伟
  • 2篇刘思洋
  • 2篇薄飞
  • 1篇刘庆祥
  • 1篇李亚新
  • 1篇金宝城
  • 1篇白冰
  • 1篇孔艳杰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采用球囊扩张术与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索球囊扩张术与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承德市中心医院中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球囊扩张术,给予实验组患者球囊扩张术联合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复发率,同时观察两种方式的止血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的实验组,其血管再通率高达98.00%,而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联合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中效果良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姚申申刘大伟刘思洋孔艳杰刘东波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小肠肿瘤X线检查漏诊6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提高对小肠肿瘤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和X线所见。结果:小肠原发肿瘤的X线表现包括:(1)充盈缺损;(2)肠腔狭窄;(3)黏膜破坏,管壁僵硬;(4)龛影;(5)肠管移位;(6)肠梗阻。结论:依照上述X线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李亚新刘庆祥刘大伟
关键词:误诊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球囊扩张组(n=56)和血管成形术组(n=68),球囊扩张组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治疗,血管成形术组患者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临床疗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IVCS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血管成形术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球囊扩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血管成形术组患者水肿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均高于球囊扩张组患者,髂静脉再狭窄率低于球囊扩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成形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高于球囊扩张组患者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CS类型为腰椎退变相关型、栓塞范围累及腘静脉、血栓密度越高、病程越长是影响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IVCS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IVC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中IVCS类型、栓塞范围、血栓密度及病程可影响治疗效果。
刘大伟白夜许宏伟薄飞马文灿刘思洋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溃疡
CDUS联合VET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后髂静脉通畅率评价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CDUS联合VET检查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腔内治疗后髂静脉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内介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方式)治疗的11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患者手术前后髂静脉狭窄率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并于患者术后一年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髂静脉CDUS联合VET及CTV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髂静脉支架受压程度以及新生物所致的支架内再狭窄(ISR)诊断的一致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DUS联合VET检查以及CTV检查对患者管腔通畅率诊断价值。结果 118例IVCS患者经腔内手术治疗后,其髂静脉狭窄率以及患肢与健肢大小腿周径差相比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一年随访中,CDUS联合VET与CVT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髂静脉支架受压、ISR的符合率分别为96.61%、94.92%,两者诊断髂静脉支架受压具有良好一致性(K=0.941,P<0.001;K=0.935,P<0.001)。CDUS诊断髂静脉通畅率的敏感性73.33%,特异性71.23%,约登指数0.446,AUC 0.769;VET诊断敏感性84.44%,特异性76.71%,约登指数0.612,AUC 0.842;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88.89%,特异性84.93%,约登指数0.738,AUC 0.889,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诊断效能最佳。结论:CDUS联合VET检查与CTV在评价髂静脉支架通畅性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且CDUS联合VET检查相较于独立检查诊断髂静脉通畅率的诊断效能提高。
薄飞白夜许宏伟刘东波马文灿刘大伟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支架内再狭窄
利伐沙班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术后第1天给予利伐沙班+血塞通注射液至下地活动1周;对照组45例,术后第1天给予利伐沙班至下地活动1周。于术前、术后7~10 d及术后3个月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DVT和肺栓塞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在观察时间内共出现DVT患者4例(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4.4%)(P<0.05)。结论脊柱术后联合应用利伐沙班与血塞通注射液的抗凝效果要好于单一应用利伐沙班抗凝药。
白冰金宝城刘大伟
关键词:利伐沙班血塞通注射液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