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彬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荧光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工科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研讨式
  • 1篇研讨式教学
  • 1篇氧载体
  • 1篇异养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交换
  • 1篇阴离子交换树...
  • 1篇饮片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教学改革
  • 1篇荧光法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天植中药...
  • 1篇广东东阳光药...

作者

  • 14篇刘文彬
  • 7篇谢通慧
  • 6篇张永奎
  • 5篇李德富
  • 3篇李庭
  • 3篇杨坤
  • 2篇李子元
  • 2篇李永红
  • 1篇李响
  • 1篇李延芳
  • 1篇葛黎明
  • 1篇吴重德
  • 1篇巨晓洁
  • 1篇龙柯
  • 1篇田永强
  • 1篇姚舜
  • 1篇孙远
  • 1篇梁斌
  • 1篇龚斌
  • 1篇陈靖

传媒

  • 2篇广东化工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英语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业选修课“主题研讨式”教学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主题研讨式教学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式。该文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专业选修课程“细胞工程”为例,从教学准备与主题提炼出发,介绍了主题研讨式教学实施的主题研究、宣讲与讨论、主题拓展三阶段实施情况,阐述了考核和评价采用多元化、形成性的能力评估体系,辅以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要言之,主题研讨式模式适合于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谢通慧刘文彬李永红李德富张永奎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专业选修课
荧光法实时检测酪氨酸酶单酚酶活性
<正>酪氨酸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中的金属氧化酶,是黑色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具有单酚酶活性与双酚酶活性两种活性。通常以L-酪氨酸为底物,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酪氨酸酶酶活性的方法具...
郭伲宏游雪吴玉婷杜东刘文彬
文献传递
以油莎豆为原料发酵生产威兰胶的研究
2014年
为降低威兰胶生产成本,提高其产量,以油莎豆为原料,通过提取油脂、蛋白质和水解等处理,制得豆饼粕水解液作为底物,发酵生产威兰胶。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其他氮源或营养盐条件下,以水解液为底物生产威兰胶,产量为24.12g·L-1,较葡萄糖发酵组提高26.68%,威兰胶产品的剪切性能值为4.40。使用油莎豆粕水解液发酵生产威兰胶,发酵培养基中不需添加额外碳氮源,产量和剪切性能均优于利用葡萄糖发酵的结果。由此可见,油莎豆是生产威兰胶的一种优质原料。
龙柯李响谢通慧张永奎刘文彬
关键词:发酵
磁性蚕砂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吸附方面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以掺杂了纳米Fe3O4的蚕砂为前体材料,经碳化和NaOH活化制备磁性蚕砂基活性炭。磁性的蚕砂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具有599.6mg/g饱和吸附量。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磁性蚕砂基活性炭的饱和磁化强度是16.77 emu/g,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性能。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以磁性蚕砂基活性炭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溶液为吸附质,研究了磁性蚕砂基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行为。磁性蚕砂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遵循伪二级模型。磁性蚕砂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这意味着吸附限于染料分子在磁性蚕砂基活性炭表面上均匀单层覆盖。
张留洋游雪郭伲宏吴玉婷杜东刘文彬杨坤
关键词:复合材料磁性材料染料
黄原胶废水浸出软锰矿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在稀硫酸存在条件下利用黄原胶废水作为还原剂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锰质量分数为20.5%)。主要讨论了固液比、硫酸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率以及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过程中可以达到较高的锰和铁的浸出率和COD的去除率。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为9∶100,硫酸质量浓度为80 g/L,搅拌速率为200 r/min,90℃条件下反应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锰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4.9%、65.0%,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0.2%。
熊晓兰周成显怡李庭谢通慧刘静张永奎刘文彬
关键词:软锰矿COD浸出还原剂
超微粉碎对制何首乌饮片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制何首乌饮片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超微粉饮片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制何首乌细粉和超微粉,采用Carr指数法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和喷流性,并从粉体粒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吸湿性、微观形貌、薄层色谱(TLC)、红外光谱和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评价两种粉体的差异。结果相比制何首乌细粉,超微粉的粒径显著减小且分布范围窄,比表面与孔隙度增大,吸湿性增强,流动性变差,喷流性仍相当强;TLC和红外光谱显示在一定时间内,制何首乌饮片经超微粉碎后,其化学成分并未改变;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超微粉中游离蒽醌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细粉。结论制何首乌饮片制备成超微粉后,其粉体特性有所改变,更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严洋张留洋李延芳王光利张天植刘文彬
关键词:制何首乌超微粉碎理化性质
氧载体对鞘氨醇单胞菌合成威兰胶的影响
2015年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ATCC 31555)发酵生产威兰胶的过程中,因发酵液黏度逐渐增加,系统供氧不足,导致威兰胶产率较低。为改善发酵系统供氧情况,提高威兰胶产率,利用实验研究添加氧载体对威兰胶发酵的影响,并通过补加的方式提高威兰胶产率。结果表明:添加甘油对威兰胶产率变化没有影响,添加十二烷、正己烷以及H2O2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威兰胶产率,其中H2O2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H2O2的添加时间和浓度,结果当8 h添加15 mmol/L的H2O2时威兰胶产率达到最大,同时葡萄糖利用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在最优的时间附近保持H2O2总量(15 mmol/L)不变,在发酵4、8、12 h分别添加H2O25 mol/L时,产率达到1.91%,相对于空白组提高了30.02%。发酵72 h后,实验组仍能观察到部分形态正常的细胞,延长发酵周期至84 h,威兰胶产率提高至1.99%,较72h提高4.21%。5 L发酵罐扩大培养,威兰胶产率达到2.09%,明显高于摇瓶发酵(1.99%)。
龚斌李庭谢通慧张永奎刘文彬
关键词:氧载体H2O2
生物化学课程过程考核改革被引量:18
2018年
通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报告、综述小论文、自学及分组讨论等,全面检查教学内容的阶段完成情况,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杨坤李德富吴重德李永红田永强刘文彬
关键词:生物化学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8
2021年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新工科建设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一批被行业认可的化工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为例,通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剖析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与不足,找准教学改革的"发力点"与"着力点",基于OBE理念提出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协同实践平台、健全毕业评价体制等举措构建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建立高水平、全方位、可持续的新工科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巨晓洁夏有强李德富刘文彬李子元杨坤葛黎明
关键词:教学改革
工科专业手写板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板书作为知识传递媒介,对于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随着多媒体智慧教学的兴起,工科专业课程的板书教学受到冷落。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记笔记难、学习不扎实等问题,文章指出,在教学设计时要合理融入手写板书教学,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抓住核心教学内容。
谢通慧刘文彬李德富张永奎
关键词:黑板多媒体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