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作品数:37 被引量:27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蓝莓采后病原真菌分离及其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20 2015年 为了深入研究贵州麻江县蓝莓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病原真菌及其生物学鉴定,首先对贮藏库中蓝莓果实的病害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观察;然后采用真菌ITS区特异性引物对所分离的蓝莓病原真菌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将病原真菌的ITS区序列与NCBI中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蓝莓病原真菌的生物学分类。同时对病原真菌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初步研究。在采后蓝莓果实的贮藏期分离得到12株蓝莓真菌,其中引起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主要为1号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2号Neofusicoccum、3号青霉(Penicillium)、6号地霉(Geotrichum)和8号枝孢霉(Cladosporium)。对病原真菌进行初步研究后发现青霉是低温贮运过程中的主要病原菌、Neofusicoccum和地霉是高温贮运过程中的主要致腐菌。该试验分析结果可为微生物污染途径分析以及生物防治蓝莓腐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笑犁 王瑞 雷霁卿 刘晓燕 杨盼关键词:蓝莓 病害 真菌 速溶蓝莓果粉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明确速溶蓝莓果粉可采用蓝莓果榨汁后剩余的皮、渣为原料,食用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喷雾干燥得到产品。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助干剂种类及添加量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选择喷雾干燥工艺。确定最优喷雾干燥工艺为:以β-环糊精作为干燥助剂,助干剂添加量40%,进料流量18 m L/min,进风温度140℃。 杜超 马立志 王瑞 王金华 刘晓燕 王连兴关键词:蓝莓 皮渣 喷雾干燥 飞龙掌血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建立飞龙掌血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来源飞龙掌血药材的内在质量。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飞龙掌血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来源和部位的药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飞龙掌血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结论:飞龙掌血不同部位的内在质量差别较大,该方法可用于飞龙掌血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刘志刚 刘晓燕 秦晋颖关键词:飞龙掌血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糠酸正丁酯类香料催化合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3 2001年 以糠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钼镍催化剂合成了糠酸酯类香料。合成糠酸酯类香料最优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1:2.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总质量的8%,反应时间3.5h,在此条件下合成了糠酸甲酯、乙酯及正丁酯。产率分别达到80%,83%,80.9%。 刘晓燕 邹贵田关键词:糠酸 催化合成 蓝莓皮渣营养咀嚼片的研制 被引量:12 2017年 蓝莓皮渣作为蓝莓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富含着花色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试验以此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等探讨了蓝莓皮渣咀嚼片的最佳工艺及配方,并对其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试验得到蓝莓皮渣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果粉26%、微晶纤维素23%、麦芽糊精17.5%、低聚果糖6%、白砂糖15%、木糖醇4.5%、柠檬酸4%、硬脂酸镁1%、蓝莓果汁3%;制得的咀嚼片不易碎裂、口感细腻、甜度适宜爽口。蓝莓皮渣咀嚼片的研制不仅解决了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问题,解决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还丰富了蓝莓产品市场的多元化。 周笑犁 王瑞 刘晓燕 刘志刚 陈丽 唐征上关键词:蓝莓 咀嚼片 皮渣 响应曲面法优化猕猴桃果浆生产中去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以去皮效果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RSM)优化猕猴桃果浆生产中的去皮工艺参数。所得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配制NaOH浓度为10.80%、复合磷酸盐浓度为1.00%、温度94℃、时间165s后,用清水冲洗。结果表明,使用该法果皮和果肉分离充分,绒毛全部去除,果型保持较好,与鲜果果肉色泽一致,无杂质、异味,品质较高。 刘晓燕 秦晋颖 高蓬明 马立志关键词:响应曲面法 猕猴桃 去皮工艺 响应曲面法优选猕猴桃保鲜果浆抑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优化用于保鲜猕猴桃果浆的抑菌剂配方。方法:以抑菌效果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抑菌剂最佳配方。结果:抑菌剂在果浆中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ε-聚赖氨酸0.009514%、乳酸链球菌素0.010812%、纳他霉素0.002968%、R-多糖0.140249%。采用此配方,不经高温杀菌,0~4℃条件下储藏12个月后猕猴桃果浆的微生物指标为菌落总数130个/g、霉菌数10个/g、大肠杆菌数≤3MPN/100g、致病菌未检出;理化指标为可滴定酸度1.14%、糖度8.9%、VC含量68mg/100g,达到保鲜猕猴桃果浆的效果。结论:所得配方可用于免高温灭菌猕猴桃果浆的保鲜。 马立志 刘晓燕 秦晋颖 高蓬明关键词:猕猴桃 抑菌剂 响应曲面法 天然抑菌剂在猕猴桃果浆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天然防腐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natamycin)、R-多糖在猕猴桃果浆加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四种天然防腐剂复配,可有效提高猕猴桃果浆保藏品质,且猕猴桃果浆可滴定酸度没有变化,其最优复合配方为80×10-6ε-聚赖氨酸+150×10-6乳酸链球菌素+20×10-6纳他霉素+1250×10-6R-多糖。 高蓬明 刘晓燕 秦晋颖 马立志关键词:Ε-聚赖氨酸 乳酸链球菌素 纳他霉素 R-多糖 猕猴桃果浆 RP-HPLC法测定蓝莓和黑莓中V_C的含量 被引量:7 2015年 建立了蓝莓和黑莓中V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0.5%草酸溶液低温振荡提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95),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42 nm。研究结果表明,VC在0.02 mg/m L^0.4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均小于3.0%。所建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能够用于测定蓝莓和黑莓中VC的含量。 刘志刚 候浪 王瑞 岑顺友 刘晓燕 谢晓林关键词:蓝莓 黑莓 VC HPLC 中压液相色谱与大孔树脂联用纯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 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大孔树脂及中压液相色谱对蓝莓果渣酸乙醇提取液中花色苷进行纯化。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特性,适合蓝莓果渣花色苷的初级纯化。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溶液浓度0.8 mg/mL,最佳吸附pH2.0,上样速率1.0 mL/min;最佳解吸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pH1.0,洗脱速率1.0 mL/min。经大孔树脂纯化,其纯度为38.49%。然后经中压液相色谱纯化,花色苷纯度提高到94.42%。此法简便、高效,能制得高纯度的花色苷。 刘晓燕 李金星 刘志刚 马立志 胡志和 史光辉关键词:花色苷 纯化 大孔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