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晶玉

作品数:32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护理
  • 5篇术后
  • 5篇外科
  • 4篇手术
  • 4篇护理措施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妊娠
  • 3篇神经外科
  • 3篇显微手术
  • 3篇疗效
  • 3篇护理体会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知情
  • 2篇妊娠合并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患者

机构

  • 32篇大庆市人民医...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32篇刘晶玉
  • 12篇王巍
  • 8篇牛运祺
  • 8篇李昕
  • 7篇陈虹
  • 6篇王广义
  • 5篇杨锦红
  • 5篇孙瑞
  • 5篇姜淑华
  • 4篇孙凤
  • 4篇栗玉珍
  • 4篇杨海龙
  • 4篇袁士博
  • 3篇魏秀华
  • 3篇夏士艳
  • 3篇张喜晶
  • 3篇刘亚平
  • 3篇田立粮
  • 3篇杨锦宏
  • 2篇杨立新

传媒

  • 13篇中国伤残医学
  • 7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神经外科进行诊治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25例。甲组患者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形式进行全面的护理,乙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率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甲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16.0%)低于乙组患者感染率(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满意度80.0%高于乙组4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形式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可以在临床实践上进行大力推广。
王巍刘亚平牛运祺刘晶玉李昕张喜晶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感染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及早期康复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综合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系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护理包括运动护理及康复指导、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经过综合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康复护理,有31例得到治愈,占72.1%,有11例好转,占25.6%,死亡1例,占2.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脑组织损害,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肢体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王巍刘亚平牛运祺刘晶玉李昕张喜晶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措施早期康复护理
浅析床头交接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6
2013年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床头交接班,护士交接班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病人直接参与了医护人员的交接班,让轻病人能够体现自己的知情权,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关爱,提高满意度。工作多年来,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对床头交接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总结出在进行床头交接班时一些应注意的事项,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刘晶玉王巍姜淑华于洋李昕
关键词:临床护理工作床头交接班医护人员护理人员知情权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方法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对比在外科护理工作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方法的不同效果。方法 62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77%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患者平均分(9.7±0.2)分优于对照组(8.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护理工作中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巍杨立新刘晶玉刘振云赵海峰张光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外科护理
老年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全面的探讨。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没有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常见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杨锦宏魏秀华韩雪松陈虹刘晶玉黄成
关键词:老年卧床常见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如何做好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0年
更年期是女性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全身各系统器官处于一个不适应到适应的动态转变过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等,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多疑等。对这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心理护理甚为重要,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护理。
李昕张艳惠汪淑英刘晶玉王巍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心理护理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系统器官
HIF-1a、VEG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HIF-1、VEGF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皮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HIF-1、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IF-1与VEGF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正相美性(P〈0.05)。结论HIF-1与VEGF在银屑病友病机制中的作可能起重要作用.开且具有协同促进性。
杨海龙栗玉珍孙瑞刘晶玉
关键词:银屑病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与效果,以提高颅底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切瘤过程中常规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全切29例,大部分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32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1例,神经功能及症状加重1例,有3例接受放射治疗。结论: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袁士博刘晶玉崔丹王广义牛运祺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显微手术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25例的临床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效果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临床随访25例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总结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体会。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64%),死亡2例(8%),重残2例(8%),轻残5例(20%),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对诊断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早手术干预,能有效减少再出血,降低死残率。
王广义刘晶玉袁士博崔丹牛运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银屑病皮损中VEGF、PSTAT3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银屑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VEGF、PSTAT3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皮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VEGF、PSTAT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EGF与PSTAT3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VEGF、PSTAT3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STAT3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银屑病皮损处微血管增生。
杨海龙栗玉珍孙瑞刘晶玉
关键词: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