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NS-1细胞株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NS-1细胞株。方法将以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取代脊区基因的杂合HBc真核表达质粒转染NS-1细胞,经G418及亚克隆筛选高表达阳性细胞株,并以RT-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鉴定重组细胞表达产物。结果筛选所得稳定表达细胞株经RT-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均呈阳性反应,而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未出现相应阳性反应。结论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含HBV多表位短肽的杂合HBc颗粒的重组细胞株,命名为NS/HBc-Mep。为建立HBc-Mep特异的cELISA及CTL活性测定等实验方法提供可靠的靶细胞。
- 田泽维董文其刘朝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治疗性疫苗是指能打破慢性感染者体内免疫耐受、重建免疫应答的新型疫苗 ,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是抗病毒、抗肿瘤治疗新手段。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在多分子蛋白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表位疫苗及DNA疫苗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 ,部分新型疫苗甚至能部分清除肝细胞内cccDNA 。
- 刘朝霞田泽维
- 关键词: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免疫应答免疫耐受
- 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转染与表达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株nepG2细胞内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HBcMep以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HepG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经G418筛选的阳性转染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在紫外光激发时发出明显的荧光,而未转染质粒或转染pcDNA3.1的HepG2细胞则无明显荧光。Western-h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约为33kDa,并能与抗preS2多抗特异性结合。结论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内获得正确表达。
- 田泽维董文其刘朝霞李明黄建生
- 关键词:HBCHBV肝癌转染
- 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含HBV多CTL表位的杂合HBc基因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以HBV多CTL表位取代M IR区基因的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 ep)并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ELISA、流式细胞术、LDH释放法等分别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CD4+/CD8+T细胞比例变化及特异性CTLs活性等免疫应答指标。结果:颗粒性杂合HBc基因疫苗pHBcM ep免疫BALB/c小鼠诱导明显抗体应答,末次免疫后2周,特异性抗preS2抗体阳性率达100%(12/12),最高效价1∶1 000,同时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FN-γ能力增强和刺激CTLs活化,其杀伤活性达16 IU30,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诱导明显回忆反应。结论:颗粒性HBV多CTL表位基因疫苗pHBcM ep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迅速诱导高活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及回忆反应。
- 刘朝霞田泽维董文其王萍
- 关键词:核心抗原CTL表位基因疫苗免疫应答BALB/C小鼠
- HBc颗粒样呈现载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HBc核壳是由240或180个HBc单体组成的对称性颗粒,免疫原性强,是机体CTL识别的主要靶抗原之一,且具有高表达率、高效装配的特点,作为颗粒样呈现载体能于颗粒表面呈现融合抗原肽,维持天然构象,并增强其免疫原性,在HIV、HBV、HCV、疟原虫等疫苗研究中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是具有巨大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疫苗载体,本文就HBc核壳结构特点及其作为颗粒样免疫载体的应用作一综述。
- 田泽维刘朝霞董文其
- 关键词:HBC
- HCVC区与HBc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鉴定
- 2003年
- 目的HCVC119与HBc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方法PCR扩增HCVC1~119编码序列并取代HBc脊区基因,杂合HBc基因定向克隆至pET28b+NheⅠ/XhoⅠ位点,经双酶切及核酸序列测定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工程菌BL21(RIL)-pET28-BCc经IPTG诱导后,10%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检测、鉴定目的蛋白。结果重组子经NheⅠ/XhoⅠ双酶切获得约880bp目的基因片段,DNA序列测定证实HCVC119基因正确插入并取代HBc脊区基因,杂合基因与HBVadr亚型及HCV日本株相应序列同源性超过97%,工程菌BL21(RIL)-pET28-BCc经IPTG诱导后表达约33kDa目的蛋白,并与HCV血清呈阳性反应。结论正确克隆、表达了HCVC119与HBc融合蛋白pBCc。
- 刘朝霞田泽维张彦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