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
- 作品数:68 被引量:3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原高寒地区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被引量:29
- 2016年
- 对比了当前各国规范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形式及温度基数取值的相关规定,其中英国规范和欧洲规范最为详尽合理。在英国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桥位处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结果对温度基数的取值进行修正。以青海黄南地区哇加滩黄河特大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杆系模型,对比分析了修正的英国规范温度梯度模式和中国规范的温度梯度模式作用下主梁的应力分布,以及斜拉桥在整体温差、索梁(塔)温差、主梁竖向温度梯度和主塔顺桥向温差作用下的温度效应及各构件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桥梁设计时采用考虑地理位置修正的英国规范主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进行计算并指导设计更偏于安全;对于主桥的某些构件,温度作用已经成为仅次于恒载的第二大控制作用,所得出的全桥各构件温度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高原高寒地区同类桥梁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 季德钧刘江张瑑芳刘永健
- 关键词:高原高寒地区温度效应敏感性
- 微胶囊相变调温剂与沥青混合料比热容测定分析
- 沥青路面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低温环境下的结霜、开裂,高温环境下的车辙等与温度相关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改善和提高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长期研究的问题。项目组在前期研究中研制了公路用...
- 刘江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比热容
- 文献传递
- 不同截面形式混凝土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分析不同规范中混凝土梁桥竖向温度梯度模式的差异,评估竖向温度梯度效应对混凝土梁桥的影响程度,总结了不同国家和行业规范中混凝土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从梯度曲线形式和温度基数取值两方面讨论了效应计算结果的差异。选取了20多座不同结构体系、跨径和截面形式的混凝土梁桥,计算了在包括桥梁变形和截面应力在内的2种典型的竖向正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各项效应,与自重和汽车作用产生的效应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规范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在梯度曲线形式和温度基数取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它们对温度效应计算结果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顶部温差的影响深度越大,桥梁的变形和次生弯矩越大,考虑底部升温段时截面下缘有更大的自压应力;不同的铺装层类型和气候条件造成桥梁温度基数取值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温度效应可能相差1.5倍~2.0倍;相同结构体系和截面形式的中小跨混凝土梁桥随着跨径增大,自重效应占比增加,汽车和温度效应占比减小,但是温度和汽车效应的相对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结构体系和跨径相同时,T梁的温度效应占比要比空心板和小箱梁高出0.6%~16.5%;温度效应在一些效应类型中占有很大比例,温度作用引起的中小跨简支梁桥的变形和截面上缘应力能与自重和汽车效应相近,引起的中小跨连续梁桥的截面上缘应力能超过自重和汽车效应甚至两者总和,墩顶截面下缘应力能与自重和汽车效应相当,引起的大跨径连续箱梁桥截面上缘应力能超过汽车效应的数倍;若考虑铺装层类型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温度基数取值较大的梁桥上,温度效应占比可能更高。
- 邢子寒刘永健闫新凯王小龙刘江
-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梁桥温度梯度温度效应跨径截面形式
- 一种用于桥梁橡胶支座检测的相机支撑调节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橡胶支座检测的相机支撑调节装置,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角度调节转轴,角度调节转轴中间位置垂直转动式安装有相机固定杆的一端,相机固定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检测相机;相机固定杆...
- 孙业昂尹冠生王长翔刘江张强王鑫
- 文献传递
- 钢-混凝土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解被引量:16
- 2017年
- 针对考虑和不考虑界面滑移2种情况,在任意温度分布作用下,推导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剪力、相对滑移和温度应力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模拟对考虑界面滑移的公式进行了验证,并在钢-混凝土温差模式(模式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温差模式(模式2)和英国规范BS5400温差模式(模式3)下,对比了温度效应的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考虑界面滑移的剪力理论公式计算出的组合梁界面剪力分布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规律一致,3种模式下剪力最大偏差分别为1.15%、2.65%和3.41%;组合梁界面剪力服从双曲余弦函数分布,界面滑移服从双曲正弦函数分布;不考虑滑移与考虑滑移计算得到的界面最大剪力基本相等,最大偏差仅为1.22%;组合梁跨中温度应力计算值的最大偏差小于1%,但组合梁端部温度应力计算值偏差较大,模式3温差为20℃时,考虑滑移时的混凝土底部温度拉应力为不考虑滑移时的1.9倍;组合梁的界面温度效应与温差成线性关系,斜率与温度分布模式有关,模式1的界面剪力、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滑移的变化速率最大,分别为9.138kN·℃-1、0.067MPa·℃-1和5.263×10-3 mm·℃-1;温差为30℃时,模式1的界面剪力、界面剪应力和界面滑移变化速率均为模式3的3倍以上,因此,不考虑钢梁温度梯度会使组合梁界面剪力、相对滑移与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产生偏差,且偏差会随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 刘永健刘江张宁封博文XU Lei
-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混凝土组合梁温度效应相对滑移
- 一种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箱形拱肋及其施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箱形拱肋及其施工方法,该箱形拱肋包括相互固定的若干个箱型单元,箱型单元包括横隔板、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标准单元、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异形节点杆单元,超高性能钢管混凝...
- 刘江马志元刘永健吕毅马印平
- 一种高海拔低温地区沥青路面养护车专用的起吊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低温地区沥青路面养护车专用的起吊装置,其中,立柱下端的立柱底座固定在固定底板上,立柱上端的外套筒垂直固定有横梁,在横梁远离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固定夹板,钢丝绳一端通过固定夹板固定在横...
- 叶敏马骉张军张卫亮张奕毛雪松任君平刘江刘丰玮庞斌
- 文献传递
- 钢板组合梁温度作用的极值统计模型被引量:6
- 2022年
- 为建立桥梁温度作用的实用统计模型,梳理了代表值的统计计算方法.以钢板组合梁有效温度为例,利用试验测试、数值模拟和气象相关性公式计算3种方式得到温度作用样本,采用区组模型和超阈值模型推算了代表值,分析了样本和统计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测试样本最直接有效,但样本量较小导致推算结果偏小;数值模拟和气象相关性公式计算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得到数十年的丰富样本,推算结果更准确;数值模拟适用性更广泛,气象相关性公式计算仅适用于影响因素较简单的温度作用;选择合适的区组间隔可保证极值的独立性,提高区组模型的准确性;桥梁温度极值成串出现概率较高,应用超阈值模型需对样本除串;温度规律性变化拟合时需关注短时波动,避免高估随机部分离散性;试验地区组合梁100 a重现期的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分别为46.69和-21.04℃,有必要细化规范温度分区或绘制等温线图.
- 闫新凯刘永健刘江白永新张宸瑜马志元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及分区研究被引量:42
- 2020年
- 为了对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中温差取值的地域差异性和分区进行研究,对一混凝土箱梁桥开展长期温度场测试与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实测数据给出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形式,采用广义极值分布得到温度梯度中的温差代表值。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中国34个主要城市混凝土箱梁温差进行计算,以地理、气象参数回归计算温差代表值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361座城市的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进行初步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数据的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曲线接近于新西兰规范推荐的"顶部5次抛物线"和"底部线性段"的形式;混凝土箱梁的顶部温差T1和底部温差T2分别服从参数为W(6.86,4.49,-0.42)和W(-0.32,1.46,-0.40)的Weibull分布,广东东莞地区混凝土箱梁顶、底部50年重现期的温差代表值分别为17.3℃和3.1℃;建立了以纬度l、海拔H和日温差TV为参数的混凝土箱梁顶部温差代表值T1,ref和底部温差代表值T2,ref的经验公式,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混凝土箱梁温差取值的地域差异性,与已有研究成果亦可相互验证;基于经验公式,初步将中国划分为4个区域进行温差取值,4个区域T1,ref的取值分别为18℃,20℃,23℃,29℃,T2,ref的取值分别为4℃,5℃,6℃,7℃;提出的经验公式和温差代表值分区仅适用于100mm沥青铺装的混凝土箱梁,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中国规范关于混凝土箱梁桥温度作用的完善提供参考。
- 刘江刘永健白永新刘广龙
-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模式
- “上”形截面钢梁弯扭联合作用下整体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对"上"形截面钢梁弯扭联合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失稳模态考虑构件L/1 000(L为跨径)的几何初始缺陷,对比已有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跨中集中荷载和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上"形截面钢梁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曲线拟合给出了"上"形截面钢梁整体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荷载偏心距和跨径对稳定承载力及弯扭效应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失稳模态考虑构件L/1 000几何缺陷可以准确地计算稳定承载力;"上"形截面钢梁整体稳定系数的取值较国标规范工字梁小,且均布荷载较集中荷载小;"上"形截面钢梁的稳定承载力随着偏心距和跨径的增加逐渐降低,且影响程度也逐渐变小;偏跨比较大时,失稳破坏主要由扭转效应引起,偏跨比较小时,则主要由弯曲效应引起;集中荷载较均布荷载更容易使"上"形截面钢梁失稳;使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进行"上"形截面钢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会偏于不安全。
- 刘江刘永健房建宏彭元诚
- 关键词:桥梁工程整体稳定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