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凡
- 作品数:8 被引量:8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北三台地区的应用和效果
- 刘治凡陈振声宋锡熊吴炽煊冯德发刘朝荣
- 北三台地区位于准葛尔盆地东部,它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油气藏分布规律复杂。经过试验,在野外采用小道距、小组合基距、小药量和高复盖次数、高采样率、高频变频扫描,严格施工,提高采集质量;资料处理采用叠前二维滤波、二次振幅补偿、...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 通过预处理改善地震记录品质和提高分辨率
- 1999年
- 组合检波对提高记录品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地形条件恶劣的地区,组合检波的效应会降低,特别是大基距组合会使高频信号畸变。为充分发挥多道仪器采集的优越性,在组合之前,通过现场预处理克服组内检波器之间的微静校正和微动校正时差,从而达到改善记录品质和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 刘治凡
- 关键词:预处理地震记录分辨率检波器组合静校正
- 基于浮动基准面的两步法静校正被引量:30
- 1998年
- 本文提出RG线所对应的空间位置是真正的浮动基准面的概念,论述了水平校正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的优点,指出当前在某盆地所采用的“浮动基准面”是一种固定基准面,而不是浮动基准面。在这个基准面上叠加成像,使反射时间(t0)、速度受到歪曲,也给偏移带来严重误差。
- 刘治凡
- 关键词:浮动基准面地震勘探
- 利用VSP资料标定层位被引量:31
- 2002年
- VSP(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是连结钻井资料和地面地震剖面的天然桥梁,合成记录只能做参考。了解VSP资料和地面地震剖面在记录方式、基准面选择、低降速带校正方法以及资料处理过程是用好VSP资料、做好层位标定的前提。
- 刘治凡
- 关键词:层位标定基准面垂直地震剖面
- 准噶尔盆地沙漠区深层弱反射地震方法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新疆石油地调处近几年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区为获得5000m以下深层地震反射信息所进行的试验成果指出,浅井组合、可控震源激发、弯线排列、沙丘曲线、初至叠加和炮道静校正是获得深反射信息的基本手段;径向信号增强、多项式拟合去噪方法对于提高信噪比有明显作用;宽线叠加对于查清二叠系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压制层间多次波有明显作用。
- 刘治凡
- 关键词:石油地震勘探准噶尔盆地
- 全文增补中
-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北三台地区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1990年
- 为了查明北三台地区的油气分布规律,采用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野外采集使用小道距(25m)、小检波器组合基距(34m)、小药量(1kg,炸药震源)和高采样率(2ms)、高覆盖次数(60次)、高扫描频率(12~90Hz,可控震源);资料处理采用两次振幅补偿、两次反褶积和二次速度分析、二次剩余静校正,从而使3000m 深的反射波主频达到40Hz 左右,可分辨15~20m 厚的砂层,河道砂体、古潜山、小断层、小幅度隆起和超覆、尖灭等地质现象,也显示得比较清晰。根据高分辨率剖面提供的构造图,已经钻探证实,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 刘治凡陈振声宋锡熊
- 关键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 准噶尔盆地特殊地表的静校正应用被引量:16
- 2005年
- 准噶尔盆地腹部三个泉凸起东地段,地表为沙漠、深沟、陡坎和戈壁,地形高差大,表层纵、横向速度、厚度变化大,表层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表层速度差异变化,都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剖面成像.通过对野外低速带实际资料的分析及应用,在地震微测井资料的约束下,依据表层地质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分片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建立了较为准确的表层结构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地震剖面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 薛为平梁英刘治凡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表静校正方法地形高差地震剖面低速带
-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静校正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低降速带速度和厚度变化剧烈,高速层顶界面起伏不平,做好表层调查和静校正工作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关键。分析了常用的几种调查表层结构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考虑到工区内地形和低降速带厚度变化特别巨大,提出南缘工区采用联合调查的方法调查表层地质结构,以绿山折射静校正初至折射法(以下简称EGRM)为基础,综合小折射、微测井和τ值等资料,综合建立近地表结构模型的方法。
- 薛为平刘治凡周清华梁英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折射静校正低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