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梅

作品数:54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血压
  • 11篇高血压
  • 10篇血清
  • 10篇细胞
  • 10篇内皮
  • 8篇血管紧张
  • 8篇血管紧张素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8篇紧张素
  • 7篇心房
  • 7篇冠状
  • 6篇心病
  • 6篇氧化氮
  • 6篇一氧化氮
  • 6篇脂蛋白
  • 6篇综合征
  • 6篇冠心病

机构

  • 54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心脏病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54篇刘洪梅
  • 30篇黄体钢
  • 28篇周丽娟
  • 22篇杨万松
  • 18篇李广平
  • 10篇倪燕萍
  • 10篇马向红
  • 8篇倪燕平
  • 8篇李永健
  • 8篇王林
  • 7篇蔡金荣
  • 6篇刘彤
  • 5篇陈康寅
  • 5篇刘恩照
  • 4篇许纲
  • 4篇刘相丽
  • 3篇袁如玉
  • 3篇丛洪良
  • 3篇陈元禄
  • 3篇尹力

传媒

  • 6篇天津医药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RAS与胰岛素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 RAS活性对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1按血浆胰岛素水平分组 :B组 (>10 <15 m Iu/ L)、C组 (>15 <2 0 m Iu/ L)和 D组 (>2 0 m Iu/ L)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 (AT )水平明显高于 A组 (<10 m Iu/ L)患者。血糖 /胰岛素 (G/ I)则显著降低。高血压组患者中 ,PRA和 AT 浓度呈现随胰岛素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2按 PRA分组 :将高血压患者按 PRA分成三组 ,a组 (PRA<1.0 ng/ m l/ h) ;b组 (PRA>1.0 <1.5 ng/ ml/ h)和 c组 (PRA>1.5ng/ ml/ h)。结果显示 ,b组和 c组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 a组 ,并且胰岛素浓度随 PRA活性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 RAS活性增加与血浆胰岛素浓度增加密切相关 ,RAS活性增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IR)的原因之一。
杨万松黄体钢倪燕萍刘洪梅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胰岛素
血管紧张素Ⅱ对平滑肌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三磷酸肌醇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胰岛素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超氧阴离子(O2-)、三磷酸肌醇(IP3)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ngⅡ和胰岛素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NO、环鸟苷酸(cGMP)和O2-浓度,3H标记肌醇-逐步洗脱法测定IP3活性。结果胰岛素(10、100、1000mU/L)使平滑肌细胞NOS活性升高,NO、cGMP产生增加,对SOD活性和O2-水平无影响,对IP3活性无明显影响;0.1、0.5nmol/LAngⅡ对NOS活性、NO和cGMP产生无明显影响,1nmol/LAngⅡ使NOS活性下降(P<0.05),NO、cGMP产生减少(P<0.05或<0.01),0.1、0.5、1nmol/LAngⅡ使SOD活性下降(P<0.05或<0.01),O2-水平升高(P<0.01),使IP3活性升高(P<0.05);胰岛素10mU/L+AngⅡ0.1nmol/L、胰岛素100mU/L+AngⅡ0.5nmol/L、胰岛素1000mU/L+AngⅡ1nmol/L使NOS活性下降(P<0.01),NO和cGMP产生减少(P<0.01),SOD活性下降(P<0.01),O2-水平升高(P<0.01),使IP3活性升高(P<0.05);0.1nmol/LAngⅡ+1μmol/L氯沙坦、0.5nmol/LAngⅡ+5μmol/L氯沙坦、1nmol/LAngⅡ+10μmol/L氯沙坦可以改善AngⅡ引起的NOS、SOD活性下降,NO、cGMP产生减少,O2-水平升高,以及AngⅡ引起的IP3活性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使平滑肌细胞NO产生增加,对IP3活性无影响。高浓度AngⅡ使NO产生减少,O2-水平升高,使IP3,活性升高,可以被氯沙坦阻断,胰岛素和AngⅡ同时存在时平滑肌细胞NO产生减少,O2-水平升高,可以使IP3活性升高。
刘洪梅马向红黄体钢周丽娟
关键词:胰岛素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三磷酸肌醇
急性心梗存活者血脂水平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助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作为脂蛋白核心结构的载脂蛋白的apo成份与水平变化,如apoB、AI值的变化,也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9例的血脂六项(TC、TG、HDL、LDL、apoAI、apoB)作了测定,其中50例6个月后作过复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周丽娟刘洪梅黄体钢
关键词:血脂LDLAPOAIAPOB
高血压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浓度的关系.方法 按不同体重指数(BMI)和血浆胰岛素浓度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不同BMI的高血压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和三酰甘油(TG)的改变以及TG与胰岛素浓度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I(apoAl)显著降低.MBI与血浆胰岛素(r=0.357,P<0.0001)和血糖浓度(r=0.240,P<0.002)呈正相关.血浆胰岛素浓度与血糖呈正相关(r=0.388,P<0.0001)二者均随BMI而增加.BMI>30和血浆胰岛素浓度>20mU/L患者TG浓度明显高于≤26和≤20mU/L的患者.结论 (1)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即高胰岛素血症(HIS)是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2)BMI和TG浓度增加可作为临床判断胰岛素抵抗(IR)的指标.
杨万松黄体钢刘洪梅倪燕萍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EC)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取体重150~20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胸主动脉,以组织贴块法进行EC培养,第5代用于实验。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 6孔细胞,实验组加入 5mmol/L HCY或 5 mmol/L HCY+ 25μmol/L Cu~2,对照组不加 HCY。分别在不同时限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HCY可引起EC形态变化,使培养液中LDH及MDA浓度增加,而SOD活性下降,MDA浓度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838,P< 0. 05),在有 Cu~2+存在时,上述改变更为明显。结论: HCY引起EC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马向红黄体钢周丽娟刘洪梅
关键词:半胱氨酸脂质过氧化主动脉内皮细胞动脉硬化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兔心肌Ryanodine受体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目的高血压左室肥厚如何转变成心力衰竭(心衰)一直是心衰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发现2型Ryano- dine受体(RYR2)磷酸化调控异常是导致心衰和心脏性猝死的核心环节。本文比较RYR2及其磷酸化水平和FKBP12.6蛋白...
陈康寅黄体钢刘彤李永健周欣蔡伟蔡金荣刘洪梅王林李广平李玉明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力衰竭RYANODINE磷酸化水平
文献传递
NT-ProBNP和QRS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心功能判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QRS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心功能判定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9例患者AMI后5~7d血浆NT-ProBNP水平,同期应用12导联-心电图QRS积分评价梗死范围。随访AMI后第7d、1个月、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结果AMI患者NT-ProBNP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前壁组和下壁+正后壁(+右室)组NT-ProBNP均高于下壁组(P<0.05),前壁组与下壁+正后壁(+右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壁组QRS积分高于下壁组和下壁+正后壁(+右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组与下壁+正后壁(+右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AMI心功能2级者血浆NT-ProBNP高于1级者,而两者QR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后5~7d的NT-ProBNP和QRS积分与心梗后第7d、1个月、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WMS)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及QRS积分与AMI范围密切相关,是反映心室重构的较敏感指标;与QRS积分相比,血浆NT-ProBNP还可反映心功能状态,故更为优越。
刘洪梅王林陈康寅李永健陈元禄周丽娟蔡金荣郑成环黄体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RS积分心室重构
高血压左室肥厚兔心房利钠肽水平和左房直径的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本研究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兔高血压左室肥厚模型,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对左房直径(LAD)与心房利钠肽水平的影响及后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左室肥厚组(n=8)。手术后8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肥厚程度,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应用多导电生理记录仪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结果:术后8周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肥厚组左房直径较假手术组明显扩大(7.61±1.23vs5.06±1.12mm,P<0.01);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3.13±1.08vs2.03±0.32mm,P<0.05)和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2.69±0.66vs2.05±0.23mm,P<0.05)均显著增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肥厚组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均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肥厚组血浆ANP水平明显升高(1.04±0.65vs0.44±0.05ng/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AD与血浆ANP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5,P<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可导致左房直径及血浆ANP水平明显增加,且ANP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左房扩大的程度。
刘洪梅刘彤黄体钢周欣蔡伟蔡金荣李广平李玉明
关键词:高血压肥大左心室心钠素动物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ARP水平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心肌锚定重复蛋白(CARP)水平和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147例,其中正常对照组(A组)33例,单纯冠心病组(B组)5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组)63例,测定血清CA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冠脉造影计算Gensini评分,探究CARP与它们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CARP水平(24.39±8.31)较单纯冠心病组(14.31±7.77)及对照组(7.90±4.29)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纯冠心病组(r=0.670,P<0.01)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r=0.732,P<0.01)血清CA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CARP水平与HbA1c(r=0.590,P<0.05)呈正相关。结论:(1)血清CARP有望成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新型预测标志物。(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ARP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
郝欣阳刘洪梅袁梦袁如玉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GENSIN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
咪唑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有关生化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评估ACEI咪唑普利(Imida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有关因素(包括血脂、内皮素等)的影响。方法 选择31例高血压患者服用咪唑普利5~10mg/日,连续4~6周,观察比较服药前后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内皮素含量。结果 服药后血压、心率、TC、LDL-C及内皮素显著降低,血肌酐及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咪唑普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无反射性心率加快,对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并能降低内皮素含量。
周丽娟杨万松王蔚群刘洪梅刘洪梅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内皮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