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立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鼓形面的车门玻璃及导轨设计被引量:10
- 2012年
- 提出一种以鼓形面拟合双曲面车门玻璃的方法,利用线元几何构造运动方程并结合K-Local-RANSAC算法从车身点云拟合鼓形面.根据鼓形线原理,由比例函数的方法得到玻璃导轨曲线,同时进行运动偏差分析,最大运动偏差小于0.6mm,完全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说明鼓形面玻璃的拟合方法及升降导轨的设计正确、合理.
- 高大威高云凯周晓燕刘海立
- 关键词:车门玻璃
- 外部超单元在车身结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在阐述模态综合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车身结构外部超单元的划分方法,并分别采用外部超单元模态综合法和自动部件模态综合法求解车身结构的模态及响应。通过与传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在车身模态计算和车身频响计算中,外部超单元模态综合法和自动部件模态综合法与传统计算结果吻合程度均较好,且节省了90%以上重复计算时间和50%的存储空间。
- 张松波冯海星高云凯刘海立
- 关键词:车身结构模态综合法
- 挤压镁合金汽车仪表板横梁骨架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 高云凯刘海立万党水高冬
- 商用车前防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前防护装置。克服了阻挡功能和吸能功能不能兼顾的问题。其包括有两套结构相同的防护装置吸能器(1)、右连接弯板(2)、防护装置支架(9)、三角支撑板组件(11)、右直角连接板(12)、左连接弯板(1...
- 陆善彬张君媛隰大帅方剑光刘海立张昕安月陈光刘乐丹黄炫
- 文献传递
- 模态综合法在车身结构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模态综合法求解车身模态、车身结构在发动机激励下的响应和车身结构与驾驶室声腔耦合的声学响应。与传统的有限元分析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模态综合法求解时,计算时间缩短18%~40%,而车身结构模态、频响和声固耦合响应的计算偏差分别在1%、5%和15%以内。
- 冯海星刘海立张松波高云凯
- 关键词:车身结构声固耦合NVH
- 一种新型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的设计被引量:11
- 2011年
- 根据某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不具有阻挡及缓冲吸能功能的缺点,设计了新型扩胀管式后防护装置,并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规定,利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法规验证。结果表明,扩胀管在扩胀变形阶段状态稳定,吸能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易于控制;改进后的后防护装置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其阻挡及吸能功能也有明显提高。
- 张昕陆善彬刘海立张君媛
- 关键词:载货汽车吸能
- 商用车后防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后防护装置。旨在克服现有防护装置存在偏“软”或偏“硬”的问题。所述的商用车后防护装置包括两套结构相同的防护装置立柱(8)、防护装置斜立柱(19)和一根防护装置横梁(6)。所述的防护装置斜立柱(1...
- 张君媛陆善彬刘海立方剑光张昕陈光刘乐丹安月范溢洲田迪斯
- 文献传递
- 基于中国人体参数的排档杆舒适区域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结合中国人体尺寸和驾驶习惯,研究适用于本土汽车开发项目的排档杆操作舒适区域。该舒适性区域利用测量得到的客户直观感知数据,解决了基于SAE人体建立的工程设计标准无法满足中国本土开发项目中人机工程需求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舒适性区域能够真实反映客户需求,对整车开发中排档杆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 刘颖赵毅胡雪芬梁清林刘海立
- 关键词:汽车人机工程
- 轻型客车车身结构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提出轻型客车车身结构性能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白车身的刚度与强度、模态、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整车前后碰撞安全性能等方面。以某轻型客车为例,采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分析轴距加长对客车各方面性能的影响,为轻型客车车身结构设计的改进方向提供依据。
- 高云凯张婷婷刘海立
- 关键词:轻型客车长轴距白车身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