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玲

作品数:2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儿童
  • 5篇护理
  • 5篇患儿
  • 4篇疗效
  • 4篇脑瘫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2篇低氧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医用
  • 2篇运动疗法
  • 2篇锐器
  • 2篇锐器盒
  • 2篇神经功能
  • 2篇偏瘫
  • 2篇强制性运动疗...
  • 2篇缺血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综合征

机构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8篇刘玲
  • 14篇肖农
  • 12篇陈玉霞
  • 6篇张际
  • 5篇蒲晓芳
  • 5篇冯英
  • 5篇江伟
  • 4篇黄琴蓉
  • 3篇侯雪勤
  • 2篇杨玉瑶
  • 2篇任永平
  • 2篇林丽云
  • 2篇杨飞
  • 2篇乐凯
  • 2篇孙曼莉
  • 2篇岳冬梅
  • 2篇胡玲
  • 2篇涂生芬
  • 2篇冉茂群
  • 1篇李松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陆军军医大学...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训练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佩戴矫形鞋下利用减重仪对脑瘫患儿进行步态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大龄(≥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配戴矫形鞋下进行减重训练,结合运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摄像,评定粗大运动评分(GMFM)、Berg平衡评分,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结果摄像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步态改善明显,运动能力明显提高:GMFM、Berg平衡评分、GMFCS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也有所改善,但不如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运动综合康复治疗下结合佩戴矫形鞋进行减重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脑瘫患儿步态及运动能力。
冉茂群肖农任永平李邦慧刘玲
关键词:矫形外科器材减重训练
支具控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支具控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3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均接受支具控制辅助下徒手体位控制、减重步态训练、S-E-T的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88项粗大运动评价量表A区和视频对照进行疗效评估.结...
冉茂群肖农任永平张红运陈玉霞刘玲
关键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患者
儿童cITP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徐酉华刘玲陈红霞杨桂存王晓静
660nm红光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压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参数的660nm红光照射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雄性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1、2、3、4组,每组9只。采用钳压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治疗1、2、3、4组分别采用不同参数(不同的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的660nm红光照射损伤部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21d。5组大鼠均于术前和术后第7、14、21天进行神经电生理测定,测定其坐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波幅、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并于术前和术后第4、7、14、21天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进行行走功能评价。结果术后第21天,治疗1、2、3、4组大鼠的CMAP潜伏期和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和对照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06±1.84)m/s和(30.60±5.0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SFI负值分别为(-10.88±11.16)、(-11.91±7.11)和(-21.26±4.7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可促进大鼠坐骨冲经损伤修复,改善其行走功能。
李松赵阳李献超陈龙陈玉霞刘玲肖农
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左乙拉西坦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长程保留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的长程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应用LEV治疗的婴儿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服用LEV的癫患儿,部分性发作20例,全面性发作19例,癫综合征21例,其中难治性癫21例。23例LEV单药治疗,37例以LEV作为添加药物联合治疗。LEV首剂量10 mg/kg · d,每日2次口服,每周加量10 mg/kg,加量调整直至取得最佳疗效和耐受性。LEV治疗6个月、1年、2年、3年及4年的保留率分别为95.0%、75.0%、60.0%、51.7%和38.3%。最主要停药原因为缺乏疗效(43.2%)。COX回归模型提示,病程〉1个月(RR=2.91,95%CI:1.16~7.30)及难治性癫(RR=2.30,95%CI:1.22~4.32)是患儿停药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服药后发作频率较基线水平明显减少(P〈0.01)。至随访结束,23例未停药患儿中,有效率100%,完全缓解率69.57%。主要不良反应为倦怠乏力(56.0%),其余为睡眠增多、烦躁不安等。结论 LEV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癫具有较好的长程保留率、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冯雪菲陈玉霞刘玲向上肖农
关键词:保留率有效率
某医院员工患者安全文化现状的评估及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医院员工对患者安全文化现状的评估,为患者安全文化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某儿童医院不同类别员工367名,运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员工对所在科室患者安全评价为"非常好"占6.8%,评价为"很好"占52.0%。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同意率最高的维度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85.65%);同意率较低的维度包括:人员配置(30.79%)、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39.87%)、事件报告的频率(41.87%)、沟通的公开程度(44.32%)、交接班与转科(48.77%)、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受(48.77%)。不同工作岗位、有无职务及和患者直接联系与否者的部分条目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员工有着较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部分领域需要改进。
张琼张际刘玲魏晓琼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护理管理
Ⅰa型糖原贮积症1例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
2020年
糖原贮积病(GSD)是一种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是参与糖原合成或分解的多种酶中有一种或几种缺乏,以异常量或异常类型的糖原在组织中沉积为特征。发病率较低,为1/20000~1/25000。根据酶缺陷或转运的不同分为10余种亚型,以GSDⅠ型最为多见。其中GSDⅠa型占GSDⅠ型的80%[1],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催化亚基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葡萄糖-6-磷酸酶-α缺陷所致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2]。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肝脏肿大、空腹低血糖、高乳酸血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肝腺瘤、肾脏增大、生长迟缓等[3]。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小儿普内科收治了1例GSDⅠa型患者,以循证为基础,在查阅文献基础上与医生共同探讨了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李丹陈仲会刘玲秦晓丹
关键词:酶缺陷高乳酸血症糖原贮积病肝腺瘤糖原合成
CRS-R对4岁及以上意识障碍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昏迷恢复评估量表(CRS-R)对4岁及以上意识障碍(DOC)患儿意识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入住该院康复科的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病因导致的4岁及以上恢复期DOC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病因、首次CRS-R评分、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共纳入99例患儿(创伤性脑损伤30例,非创伤性脑损伤69例),随访至病程2年,创伤性、非创伤性脑损伤患儿意识恢复率分别为83.3%(25/30)、65.2%(45/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创伤性还是非创伤性,意识恢复组患儿入科时CRS-R评分分别为(9.52±2.68)、(8.02±2.66)分,均比意识未恢复组[分别为(4.80±2.86)、(5.63±2.3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脑损伤患儿CRS-R预测意识恢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0.892[95%可信区间(95%CI)0.69~1.00],CRS-R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时对意识恢复预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0.0%。非创伤性脑损伤患儿CRS-R预测意识恢复ROC曲线下A=0.819(95%CI 0.695~0.942),CRS-R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时对意识恢复预测的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71.0%。结论对于4岁及以上的恢复期DOC患儿,无论是创伤性还是非创伤性,CRS-R均可作为其发病2年时意识能否恢复的预测指标,入科时CRS-R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患儿其病程2年时意识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冯英段晓玲江伟陈玉霞刘玲肖农
关键词:儿童
聚核糖性死亡在低氧复合丙泊酚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聚核糖性死亡在低氧环境下丙泊酚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分化后的PC12细胞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对照(NC)组(正常培养)、脂肪乳空气对照(CA)组、脂肪乳低氧对照(CH)组、丙泊酚空气(PA)组、丙泊酚低氧(PH)组、3-AB(PARP-1抑制剂)组。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上清液中LDH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法检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RP-1、多聚ADP核糖(polymerized ADP-ribose,PAR)及AIF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IF核质分布。结果与NC、CA组比较,PA、PH组LDH水平及细胞凋亡增多(P<0.01),PARP-1和AIF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胞质PAR聚合物形成增多(P<0.01),AIF核迁移显著增加(P<0.01);与CH、PA组比较,PH组LDH水平及细胞凋亡增多(P<0.01),PAR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胞质PAR聚合物形成增多(P<0.01),AIF核迁移增加(P<0.01);使用PARP-1抑制剂3-AB预处理可降低低氧复合丙泊酚引起的LDH水平及细胞凋亡增加(P<0.01),同时抑制PARP-1、AIF和PAR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可导致PC12细胞发生聚核糖性死亡,抑制聚核糖性死亡可缓解低氧复合丙泊酚对PC12细胞的损伤。
王维萍高雯陈杭刘玲涂生芬杨飞
关键词:低氧丙泊酚
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偏头痛(Migraine,MG)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已经严重影响到儿童的生活质量。虽然托吡酯(Topiramate,TPM)在国外已开始用于儿童偏头痛的治疗,但因国人较欧美人体格小、体重轻,其在药物...
孙曼莉肖农陈玉霞刘玲乐凯胡玲
关键词:儿童偏头痛TPM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