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红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取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训练,6个月后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功能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刘立红程文蕾陈旭红
- 关键词:护理
- 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帕金森病患者共60例,均符合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7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心理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心理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有积极影响,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身心健康。
- 刘立红邱喜雄刘品霓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焦虑
-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专项强化护理在CT增强扫描对老年受检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老年受检者8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施加等量均分,获得静脉留置针一般护理组与静脉留置针专项强化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接受不同模式静脉留置针护理后在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与检查护理服务满意比例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专项强化护理组CT增强扫描老年受检者干预后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受检者,检查护理满意比例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老年受检者中具备较高的适用性,对该类受检者的静脉留置针护理进行专项强化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提升受检查护理的认可度。
- 刘立红胡雅琼余娟雷益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CT增强扫描老年人
- PDCA管理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PDCA管理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进行干预。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PDCA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PDCA干预组无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肢体移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PDCA管理可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肢体移动情况,降低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胡雅琼余娟刘立红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
- 双源CT双低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128排双源CT低千伏管电压辐射剂量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结合低剂量造影剂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TPA检查的7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按扫描方式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造影剂碘帕醇以370 mgI·mL^-1的浓度使用。双低组扫描管电压为100 kV,造影剂用量为35 mL,常规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造影剂用量为60 mL。比较两组扫描图像的肺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CT容积计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双低组上腔静脉及肺静脉CT值〔(98.81±10.44)Hu;108.08±5.01)Hu〕均低于常规组〔(166.47±18.24)Hu;(144.89±14.16)Hu〕,但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及右肺动脉干CT值〔(372.22±14.09)Hu;(359.22±12.67)Hu);(364.58±12.51)Hu〕则高于常规组〔(364.72±13.12)Hu;(352.67±10.67)Hu;(358.58±10.48)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SNR、CNR、CTDIvol、DLP及ED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双源CT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行CTPA检查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同时,它可以显著减低受试者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的量。
- 杨建平雷益王玉理刘立红刘侠静余娟
-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成像
- 体部线圈解决MRI乳腺扫描中腋窝淋巴结成像问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体部相控阵线圈(Body matrix Coil)在解决常规M RI乳腺检查中腋窝淋巴结成像问题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7月~2013年6月间来我院做M RI乳腺检查患者50例,在使用常规乳腺线圈做乳腺扫描的同时,加盖BODY matrix线圈扫描腋窝部位,观察腋窝淋巴结显示情况及对整个图像质量,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加盖BODY matrix线圈对常规乳腺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且可以根据需要加做冠状位或横轴位显示双侧腋窝淋巴结,对诊断的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乳腺线圈加BODY matrix线圈的方法既不影响常规乳腺成像,又可以以不同切面显示双侧腋窝组织,对诊断是否有腋窝淋巴结侵润具有很大价值。
- 陈富珍钟华刘立红
- 关键词:BODY腋窝淋巴结
- 非离子型对比剂在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对比剂在碘过敏试验中的效果。提高碘对比剂的安全性,减少不良或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8月~2010年8月做碘过敏试验的患者400例,其中200例给予静脉注射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泛影葡胺组),200例给予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优维显组),分析两者的不良反应,并对400例患者进行全程观察与护理,总结与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400例出现不良反应19例,其中优维显组5例,不良反应率为2.5%,泛影葡胺组14例,不良反应率为7.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离子型对比剂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但在临床上仍会出现问题,仍需加强观察与防范,消除隐患。
- 刘立红刘品霓陈富珍
- 关键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过敏试验护理
- 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改用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皮内碘过敏试验与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两种方法的优劣,提高判断准确率,为CT增强扫描中使用碘造影剂做好正确引导,既要尽可能减少使用碘剂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要避免假阳性反应,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34例患者先进行皮内碘过敏试验,对出现试验阳性反应的135例(全身反应2例除外)再进行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对比两种碘试验方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再与静脉注射造影剂后CT增强扫描的结果比较。结果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135例,除2例出现全身反应外,其余133例再行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有69例出现阳性反应,静脉注射碘帕醇造影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9例。结论两种碘过敏试验方法对比,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较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结果明显减少,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CT增强扫描的不良反应的结果更接近,因而更能反应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情况。
- 刘立红刘品霓陈富珍
- 关键词:安全性
- 呼吸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和心理干预在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提前预约的方法,于检查前1小时对患者集中实施干预,对照组按预约的时间先后于检查过程中随机告知需注意的问题。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467例冠状动脉CT成像的患者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检查的400例患者。结论在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和呼吸训练能消除紧张情绪,稳定心率,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
- 刘立红伍晓六刘品霓钟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护理干预
-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的代谢变化,评价H-MRS1用于PD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H-MRS检测15例PD与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纹状体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复合物(Cr)含量,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结果:PD组NAA/Cr、Cho/Cr、NAA/Cho分别为(1.2±0.15)、(0.9±0.13)、(1.1±0.14),对照组分别为(1.8±0.12)、(0.9±0.15)、(1.4±0.13)。PD组NAA/Cr、NAA/Cho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A/Cr、NAA/Cho值降低是评估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1H-MRS对PD患者双侧纹状体进行检测,可以为PD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 邱喜雄刘品霓刘立红蔡晓东杜立新雷益王佩萍
-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状体磁共振波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