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集聚特征的基本农田划定研究被引量:18
- 2020年
- 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耕作条件、形态、空间分布等,以济南市为研究区,从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稳定性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法定量刻画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格局特征,采用矩阵组合法进一步将耕地质量等级和空间集聚格局类型两两组合,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划定类型。研究表明,济南市耕地区位条件较好,且区域差异最小,耕地稳定性和自然禀赋相对较差。济南市耕地质量以高和较高为主,二者分别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35.12%和22.67%,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北部商河、济阳和章丘北部。耕地质量低等级的耕地面积最少,为475.98 km^2,所占比例为11.98%,主要分布在历城和长清。济南市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划入型和整治调控型3种类型。济阳、商河、章丘北部和平阴东南部的耕地质量高、集聚特征显著,应作为优先划入型,该类型耕地最多,面积为2121.23 km^2,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53.38%;适宜划入型耕地质量也较高,并且多分布在优先划入型周边,对优先划入型耕地具有保护和缓冲作用,应与优先划入型耕地一起作为基本农田,以提高优质基本农田的集聚程度;整治调控型耕地面积为988.98 km^2,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24.89%,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南部山区,该类型耕地质量低、集聚程度不高,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必要时可通过土地整治提高质量和集聚程度。
- 董光龙赵轩刘金花郑新奇
- 关键词:耕地质量评价空间自相关基本农田
- 进出平衡视角下耕地恢复潜力重点区域识别被引量:5
- 2023年
- 科学识别耕地恢复潜力重点区域,对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为研究区,基于“三调”数据,综合农业生产适宜性、新增耕地恢复潜力、地类集聚连片性与经济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进出平衡视角下栅格尺度的耕地恢复潜力重点区域识别模型,定量识别耕地恢复潜力重点区域并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汶上县农业生产适宜性较高,适宜性指数为[0.33,0.79],呈现自东向西逐级递减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差异较明显;耕地恢复潜力类型以工程恢复为主,可恢复地类中林地分布广泛,占比72.89%;地类集聚连片程度整体较好,高、中连片性区域占比达71.85%,呈“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与新增耕地恢复潜力和地类连片性互补。2)结合耕地恢复综合评价,共识别23处耕地恢复潜力重点区域,总面积56.31 km^(2),分布于县域中部、南部与东西边缘地带,重点区域分布广泛。该模型可用于以平原为主的农业主产区重点区域的识别,可为耕地恢复整治项目筛选、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落地、耕地可持续利用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有重要意义。
- 刘金花王雨晴蒋海明许鹏赵静
- 关键词:农业耕地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2
- 2011年
- 从实验课、课程设计、实践基地、毕业设计4个环节,论述了如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报告编写、规划图件编制等规划设计能力,从而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对规划人才各项技能的需求。
- 刘金花郑新奇杨忠学
-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
- 多尺度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以济南市为例被引量:22
- 2019年
- 以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图斑为评价单元,从图斑、区县、市域尺度,构建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济南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多尺度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并在乡镇尺度上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其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济南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承载力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济南市章丘区、商河县东南部和济阳区北部,承载力较低地区多分布在历下区、市中区北部、槐荫区东部。(2)各子系统差异明显,资源子系统处于较高水平,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子系统处于中等水平,且各县区差异较大。(3)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各子系统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值集簇区、低值萧索区空间集聚明显。
- 刘金花李向郑新奇
-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 73%和5. 24%,2010年得分最低(41. 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 63%,2015年得分为76. 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 刘伟孟祥亮刘金花马银史同广
- 基于GIS和RS的山东济南近1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取山东济南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基于Fragstats软件,选取斑块个数、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匀度、分离度...
- 刘金花郑新奇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基于三生空间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多尺度研究——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被引量:8
- 2023年
-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三生空间转型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的方法,对黄河流域山东段15年间三生空间转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的多尺度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黄河流域山东段主要转型表现为生态、农业生产用地面积下降,分别下降296879.56,165978.6hm^(2),工业生产、生活用地面积上升,分别上升139285.99,323572.17hm^(2);生态环境效应变化明显区域集中于滨州市、东营市沿海区域与济宁市南四湖区域,其中其他生态用地、草地生态用地、水域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工业生产用地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共占总变化面积的11.99%;济南市、泰安市、济宁市生态贡献率变化最为明显,在3个阶段中,济南市3个阶段分别为0.0085,-0.0971,-0.0082,泰安市分别为0.0379、-0.0967、-0.0109,济宁市分别为0.0466、-0.0845、-0.0158;草地生态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转换是带来负效应的主要原因,三期负效应生态贡献率占比为55.09%、22.87%、15.31%,水域生态用地的流入是带来正效应的主要因素,三个阶段的生态贡献率分别为79.56%、60.31%、30.92%.
- 刘金花丛中笑王治军
-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多尺度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问题。提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建设动态目标;严格专业设置标准,规范主干学科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培养口径、调整专业教学结构,特别是实现面向职业资格的专业教育;改革办学模式。建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的规范、指导与评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 杨忠学黄盛玉刘金花
-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 济南市10年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效应分析
-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济南市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转移矩阵,分析三期LUCC变化;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分析法,利用Fr...
- 刘金花郑新奇
- 关键词:生态效应土地利用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被引量:20
- 2018年
- 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区位指标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2 100.09km^2,仅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33%,其他以草地为主。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东营市和德州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多,面积分别为266.59和210.91km^2;青岛市、聊城市、淄博市和威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较少,占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比例均<3%。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可开垦其他草地和可开垦内陆滩涂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可开垦盐碱地和可开垦裸地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其他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少,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可复垦采矿用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76.67km^2,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46%。相对稀缺、零散破碎化程度较高、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是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特征。耕地保护不应只注重占补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还应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等提高对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加强对各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
- 董光龙张文信杨忠学刘金花
- 关键词: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