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常规治疗组为应用硝酸酯类、利尿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为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减少(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曲美他嗪组疗效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 张惠芳牛瑞刚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刘树静
- 关键词:曲美他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
- 2021年
- 研究与分析在医院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呈现的临床特征及对其采用药物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74例,医院收治诊疗老年患者的时间约为2018年3月-2020年9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药物治疗干预组)与②组(其他治疗方式干预组),各37例,试探讨分析其在治疗期间呈现的慢性心力衰竭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对其采用药物治疗的具体有效结果以及采用药物治疗期间产生不良症状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的治疗有效人数为34例,所占比例为91.89%,较其他方式治疗疾病的有效人数多,(P<0.05),其他治疗方式的有效患者人数为23,所占比例为62.16%;且在药物治疗期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反应的人数为3例,所占比例为8.11%,较其他治疗方式产生不良症状反应的老年患者情况少,(P<0.05),其他治疗方式在治疗期间产生不良症状反应的患者人数为14例,所占比例为37.84%。结论: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的老年患者在医院接受相关住院治疗工作期间,由于自身病情发展状况、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等各方面因素从而造成诸多不良症状反应,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良好恢复状况,因此医院决定将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病理特征的进一步探讨分析,并分析对其采用药物治疗方式的具体应用价值。
- 刘金霞
- 关键词:药物治疗
- 曲美他嗪治疗80岁以上高龄老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80岁以上高龄老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酸酯类、利尿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B-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情况、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变化和血B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参数均有改善,BNP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减少,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高龄老人冠心病伴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 张惠芳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张海霞刘树静丰超
- 关键词:曲美他嗪高龄老人冠心病心力衰竭
-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对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3.7±12.3)岁,干预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4.5±13.2)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10 mg,晚上8时服用,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法(双抗体夹心)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sICAM-1水平。结果治疗前心功能Ⅳ级患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III、II级患者(P<0.05),而血清脂联素低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心功能III、II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sICAM-1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 张惠芳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张海霞刘树静丰超
- 关键词:辛伐他汀脂联素可溶性粘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