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士举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压裂
  • 3篇稠油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含油
  • 2篇含油性
  • 2篇储层
  • 1篇导流能力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低渗透储集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测试
  • 1篇压差
  • 1篇压力计
  • 1篇压裂工艺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压裂效果
  • 1篇盐岩
  • 1篇油藏
  • 1篇油井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卞士举
  • 3篇张太斌
  • 2篇罗意
  • 2篇魏忠根
  • 1篇李仕祝
  • 1篇王建东
  • 1篇张威
  • 1篇盖玉磊
  • 1篇樊文杰
  • 1篇赵煊
  • 1篇鲁宜全
  • 1篇徐树成
  • 1篇邱明文

传媒

  • 4篇油气井测试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层稠油井测试工艺的改进和完善被引量:1
2004年
针对稠油井测试工艺存在的问题 ,对稠油井测试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认为用液氮可以控制压差。测试选APR工具 ,测试管串不下检漏压力计 ,割缝筛管改为打孔筛管 ,可以提高稠油在管串中的流动速度 ,提高参数计算准确率。改进后的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取得较好成效。
盖玉磊卞士举刘战营黄辉雄
关键词:稠油井割缝筛管浅层压力计压差
草桥油田稠油试油工艺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针对草桥油田特稠—超稠油油藏的具体特点 ,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试油工艺体系。包括油层改造技术、高压注蒸汽降粘技术、井筒举升技术。
卞士举罗意赵煊
关键词:稠油试油工艺注蒸汽
低渗透储层含油性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对于低渗曲线特征的储层 ,其含油性应考虑动、静态资料及采取针对性改造措施后才可定论 ,大多低渗透储层 ,经合适的压裂或酸化增产措施后能获得工业油流。通过对典型井例的剖析 ,提出了合理的挖潜措施与依据 ,对于单井测试评价较差的井 。
卞士举
关键词:低渗透储集层含油性压裂工艺
测试资料在探井压裂效果分析中的应用
2001年
优化选井选层是压裂增产的关键环节 ,而判断油井是否按预测的增油能力进行增产 ,优化压裂设计、压裂配方和现场施工质量以及油藏本身能量大小是压裂的另一方面的关键所在。应用测试资料除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压裂选井选层之外 ,还可以进行压裂后效果分析及油藏评价。本文通过部分探井试油增产措施增产效果研究的实例 ,特别是对高压、极高压低渗透层压裂效果分析 ,正确运用地层测试卡片对油藏作出了全面评价 ,同时对改造措施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评价 ,使试油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效率更高。
李仕祝卞士举魏忠根邱明文
关键词:油气井探井低渗透压裂效果
测试曲线呈特低渗透性地层的含油性被引量:2
2002年
结合胜利油区生产实际 ,对探井试油测试中呈特低渗透性的典型地层进行了追踪分析 ,提出了识别该类地层的含油依据和挖潜措施。
鲁宜全卞士举
关键词:含油性胜利油区地层测试
极浅海油田出砂井防砂工艺研究——以垦东地区垦东12块为例被引量:8
2003年
垦东地区垦东12块位于莱州湾极浅海水域,其主力油层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油藏具有埋藏浅、地层胶结疏松、易出砂、油质稠等特点。在分析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适应该区块的防砂工艺及配套技术,得出绕丝管砾石挤压充填防砂是适合本区块的防砂方法,先期排液和柴油解堵技术确保了防砂获得好效果。
张太斌卞士举罗意王建东
关键词:出砂井防砂工艺
混气酸压裂技术被引量:1
2004年
卞士举张太斌樊文杰
关键词:酸化压裂技术碳酸盐岩油气藏导流能力CACL2储层
低产低效探井复查与增产工艺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近几年来开展的低产低效探井复查工作 ,分析了部分井的低产原因 ,阐述了增产工艺。对筛选出的 2 2口低产低效探井实施了增产工艺 ,见效井 15口 ,成功率 6 8% ,平均单井日增油 9.5t。所采取的增产工艺技术能充分挖掘低产低效探井潜力。
徐树成张太斌卞士举魏忠根张威
关键词:复查增产工艺稠油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