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甜甜
- 作品数:14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全球旅游化拓展到边远区域的曲折路径——新疆喀纳斯案例
- 2018年
- 以喀纳斯为案例,基于地方旅游发展与全球-地方联结框架,研究全球旅游化拓展到中国边远区域的路径。喀纳斯个案表明:我国地理空间和政治制度有一定特殊性,边远地方的旅游化过程难以通过全球-地方的直接连接实现,而更多依赖全球-地方的非直接连接的相互协作实现,全球旅游体系拓展到这类边远区域的路径相对曲折;从空间尺度看,国家尺度之内的连接和行动者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从体系视角看,行政体系行动者作用关键;政治、文化、物理环境塑造的多元障碍,是全球旅游体系难以直接拓入我国边远区域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时间、全球-地方多尺度连接及多元系统行动者与关键事件追踪三者结合的框架可用于分析全球旅游化拓展到边远地方的过程;全球旅游化后续研究应对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旅游化拓展的路径差异予以关注。
- 史甜甜保继刚
- 关键词:喀纳斯
- 研究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再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以华南地区研究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案例,审视研究型高校当前实践性课程体系,并对其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当前研究型高校对实践性课程设置还不完备,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研究型高校应拓宽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外延,将思维训练、文本写作、沟通练习、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模块添加进来,将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充实其实践性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与激励制度,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 史甜甜
- 关键词:研究型高校旅游管理
- 中文“旅游”一词产生及其对应概念的变迁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以术语学符号和概念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解读,探究中文"旅游"一词的产生及对应概念变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旅游"这一双音词最早出现在民国,其出现与民国时期旅行社业和相关出版物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游历文化有关;从空间维度看,"旅游"不是舶来词,并非从tourism直接翻译而来。最初"旅游"一词对应单一概念,指"旅行游览"。随后,"旅游"一词对应概念出现多元变化:除"旅行游览(历)"这一概念外,又增加了"经济维度"和"整体性"的对应概念;"旅游"对应概念多元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研究实践的影响。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与"旅游"同义的替代性单义术语,以减少其对应概念的含混。
- 史甜甜保继刚
- 关键词:旅游词语
- 5A级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对客服务功能及其建设水平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我国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该研究梳理了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对客服务功能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构其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对我国259家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进行评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在地服务、电子商务和交流咨询4类一级功能指标,涵盖24个二级功能指标;(2)与景区官方网站比,在地服务类功能为景区微信公众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增功能类型;(3)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体系各一级功能和二级功能权重均存在差异,4类一级功能中,信息类和在地服务类功能权重较高,电子商务类和交流咨询类功能权重较低,功能体系及权重构成了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4)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评估结果显示,我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不同景区差异明显。不同类功能建设水平亦存在差异,信息类功能建设水平最高,在地服务类功能的建设水平最低。作为权重较高但建设水平最低的新兴功能,在地服务类功能应该在未来景区微信公众号建设中得到更多关注。5A级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对客服务功能体系、功能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为我国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与服务提升提供了依据。
- 史甜甜曾丽靳文敏关燕琴
- 关键词:旅游景区
- 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及用户需求分析——以广东省5A景区为例被引量:9
- 2019年
- 微信公众号是用户覆盖率较高的移动互联网媒介之一,也是旅游景区与旅游市场用户进行沟通、服务与互动的重要平台,其服务内容和对用户需求响应值得关注。以广东省的5A景区微信公众号为案例,在对服务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Kano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目前旅游景区公众号的用户需求满足状况。研究发现:高级别旅游景区开通公众号比例高,但影响力还不高。在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多项服务中,游玩攻略和购票预订等服务为对用户满意度有影响的期望型需求,周边服务属于兴奋型需求,景区公众号用户对这三项服务的需求度相对较高,用户对其他服务项目前的需求度较弱。未来旅游景区公众号应精简服务,并提升用户需求度较高的服务项功能。
- 史甜甜陈少婷
- 中国5A级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基于对中国259家5A级旅游景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测评结果,利用GIS平均中心法、标准差椭圆法、分区均值比较法、分级频率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从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综合水平看,东部地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高的景区数量和比例最高,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高水平景区呈现向东南方向集中的空间特征;西部5A级景区数量虽然少于东部,但其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综合水平均值和中高及以上水平的景区比例最高。(2)从景区微信公众号4个一级功能的建设水平看,在地服务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向东偏移最多,且呈现较明显的集中态势;交流咨询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向西偏移最多;信息类和电子商务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偏移及集中态势均不明显。东、中、西部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信息类、电子商务类、交流咨询类3个一级功能建设水平的均值和中高及以上景区比例均为最高,东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仅在地服务类功能的建设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的4个一级功能建设水平均值均最低。研究表明,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景区信息化建设中,西部地区高级别景区逐渐赶超东部和中部地区高级别景区,东、西部趋向更均衡的发展。
- 史甜甜关燕琴翁时秀
- 关键词:旅游景区
-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旅游系统及新议题展望被引量:3
- 2020年
- 后结构主义旅游系统本体论注重旅游系统的变动性、能动性和全球扩张性,有助于拓展旅游系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后结构主义视角下,旅游系统具有能动性,它将人、地、物、组织、投资等要素卷入成为旅游系统的节点和流动,这一能动的系统逐渐扩张成为覆盖全球的异质性复杂网络——全球旅游系统。这一系统包含不同要素类型的节点,节点之间存在各类连接和流动,同类或不同类要素节点之间的连接不断变化,形塑出一个动态的全球旅游系统。同类要素节点相互连接构成全球旅游系统的各类子网络,这些子网络覆盖全球、国家、区域等尺度,跨国节点之间也存在互动关系。基于后结构主义视角的旅游系统内涵,文章探讨了其所关照的现实问题和新的理论议题,指出传统旅游系统的概念存在研究尺度局限、对动态性关注不足、忽略旅游系统全球扩展历史等不足,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旅游系统概念能够弥补以上不足,有助于全球尺度内旅游系统要素和节点互动、旅游系统内部动态变化及全球扩张历史等新议题的研究。文章尝试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研究扩展新的理论发展空间,也为从全球尺度理解和应对我国跨境旅游流动的新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史甜甜翁时秀
-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旅游系统
- 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6
- 2010年
- 社区旅游及社区参与对社区发展影响深远。以茶叶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半坡老寨为例,通过参与观察及访谈,运用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和理性命题解读了非旅游产业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的状况及原因。研究表明:旅游进入原本具有强势产业的社区后,与社区原有产业发生互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出现分化;旅游业得以进入该社区是因为其与强势产业之间存在着依赖和促进等多元互动,而社区参与正是这种宏观产业互动的具体表现和内部动力。
- 孙九霞史甜甜
- 关键词:社区旅游茶叶经济社区参与社会交换理论
- 生态良好型边远区域融入全球旅游体系的过程与机理被引量:2
- 2019年
- 论文以中国西部生态良好型边远区域喀纳斯为案例,基于19世纪末至今旅游体系在中国发展及其扩展到喀纳斯的相关史料、访谈材料,梳理出生态良好型边远区域喀纳斯融入全球旅游体系的过程及关键节点——旅游发展观念导入、畅通旅游通道、连接旅游市场、纳入区域目的地网络、引入旅游服务设施投资等。喀纳斯融入全球旅游体系的过程展示出旅游体系全球扩张的局限性,对地理范围较大且存在限制性因素的国家,国际游客难以长驱直入到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知名度较低的边远区域。对无法获取直接国际游客流入的生态良好边远区域而言,基于国家尺度之内力量主导的旅游地制造和周边游客培育及流入是其初步融入旅游体系的可行路径,之后可通过加强与旅游体系更广尺度内节点的连接和流动,逐渐提升目的地等级及其在全球旅游网络的重要性,实现在旅游体系的进一步融入。
- 史甜甜保继刚
- 关键词:旅游体系喀纳斯
-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治理模式转变与发展要素互动——以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竹艺村为例被引量:12
- 2022年
-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旅游治理发挥要素优势成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四川省竹艺村为例,从发展要素视角探析从LOT(Lease-Operation Tourism)模式到LOT-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融合模式转变中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①旅游治理模式决定了发展要素的互动关系,要素的互动关系亦推进了旅游治理模式的转变,两者之间呈现循环往复的作用路径;②不同主体对发展要素的利用与整合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其从旅游业中获益程度不同;③不同旅游治理模式融合下竹艺村形成了竹艺村-乡村企业-农户家庭层层嵌套的3层旅游发展层级;④社工的进驻推进了模式融合和发展要素的层级间流动,实现了2种模式优势叠加。
- 郑诗琳黄焕张晓梦史甜甜
- 关键词: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