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立博
-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中卵巢癌结构域蛋白酶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检测卵巢癌构域蛋白酶1(ovarian tum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ase 1,OTUD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TUD1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及4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OTUD1的表达水平;另取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NSCLC 25例,应用Real-time PCR检测OTUD1在NSCLC组织及邻近正常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OTUD1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0.620±0.055 vs 0.387±0.037,P<0.01);OTUD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P<0.01)、分化程度(P<0.01)及TNM分期(P<0.05)显著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TUD1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结论:OTUD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NSCL的恶性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NSCLC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 王彦驰田辉岳韦名李林李树海高存司立博鲁铭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基于ERAS理念下肺癌微创诊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应用
- 田辉李树海鲁铭岳韦名李林高存司立博程传乐孙振国马征亓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密切结合临床需求,致力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增殖微创治疗
- 胸腔镜肺癌手术的质量控制被引量:6
- 2020年
-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虽然近年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仅能够一定程度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公认的治疗早中期肺癌的最有效方法[2]。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发展,研究表明VATS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高,但其并不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包括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等);与此同时,研究发现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手术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疗效并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3-5]。
- 孙振国岳韦名高存司立博陈观卿崔京京马征田辉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质量外科手术治疗肺癌外科治疗传统开放手术
- T1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研究
- 亓磊田辉岳韦名李林李树海高存司立博鲁铭程传乐
- EGR-1蛋白在人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GR-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肺鳞状细胞癌83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EGR-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GR-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EGR-1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4.12±0.35)vs(6.90±4.58),P<0.01];EGR-1蛋白低表达与患者年龄(P=0.912)、性别(P=0.429)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289)均无显著相关性,与吸烟史(P=0.025)、肿瘤大小(P=0.013)、淋巴结转移(P=0.003)及TNM分期(P=0.028)显著相关。EGR-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其术后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EGR-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2.6%vs 15.9%,P=0.04);TNM分期(P=0.020)、EGR-1蛋白低表达(P=0.035)是判定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EGR-1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低表达,且与肿瘤进展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冯飞田辉岳韦名李林李树海高存司立博鲁铭
-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预后
- 528例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与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 目的:探讨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科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28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期N2的患者,用Cox模型分析...
- 田辉鲁铭高存岳韦名李林郝斌司立博亓磊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生存率
- 文献传递
- Siewert 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87例行手术切除治疗Siewert Ⅰ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下段食管+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胸腔第107、108/110、109、111、112组淋巴结和腹腔第1/2、3、4、5、6、7、10、11组淋巴结。所有淋巴结标本送常规病理学检查。观察指标:(1)肿瘤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2)随访及预后情况。(3)预后因素分析指标: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4)对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门诊复查血生化指标、超声、钡餐、CT,必要时行胃镜检查。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肿瘤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87例Siewert Ⅰ型AEG患者中,15例无淋巴结转移,72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82.8%(72/87)。清扫的胸腔淋巴结中第107、108/110、109、111、1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6/87)、27.6%(24/87)、0、4.6%(4/87)、0,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01,P〈0.05)。清扫的腹腔淋巴结中第1/2、3、4、5、6、7、10、11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9%(46/87)、32.2%(28/87)、10.3%(9/87)、0、0、47.1%(41/87)、0、0,8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96, P〈0.05),其中第1/2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第3组(χ^2=7.618,4.059,P〈0.05),第1/2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
- 亓磊田辉岳韦名李林李树海高存司立博鲁铭程传乐
- 关键词: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 高尔基磷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检测高尔基磷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OLPH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6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及43例癌旁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肺组织标本中GOLPH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癌旁肺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GOLPH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57.8%(67/116)vs 28.0%(12/43),P<0.01]。NSCLC组织中GOLPH3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程度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OLPH3蛋白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结论:GOLPH3蛋白高表达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肺癌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 吕希利田辉鲁铭岳韦名李林李树海高存司立博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新辅助化疗后单操作孔腔镜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视频要点被引量:1
- 2018年
- 1技术背景介绍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国内开展已20余年。最初手术切口为3孔或4孔,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及经验积累,手术切口还出现了单孔(又分为经胸、经剑突下、经腹入路)、两孔(也称单操作孔)等。
- 岳韦名田辉高存司立博李林李树海孙振国陈观卿崔京京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48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75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8a的表达。应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分析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有32例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8a为低表达,miR-148a的低表达率为42.7%(32/75),与肿瘤浸润深度(x2=8.149,P=O.017)、淋巴结转移(x2=4.151,P=0.042)及病理分期(x2=6.474,P=0.039)显著相关。患者术后3年的总生存率为70.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148a低表达患者的术后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miR-148a高表达患者(53.1%和83.7%,x2=9.136,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95%CI为1.015-2.799,P=0.044)及淋巴结转移(95%CI为1.285-4.796,P=0.007)分别是判定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iR-148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低表达,并与肿瘤进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miR-148a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进展和判定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 李树海田辉岳韦名李林高存司立博胡文思亓磊鲁铭崔京京陈观卿
- 关键词:食管鳞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