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率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腹部
  • 2篇肝门部
  • 2篇肝门部胆管
  • 2篇肝门部胆管癌
  • 1篇胆结石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患者
  • 1篇胆囊运动
  • 1篇胆囊运动功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吴伟
  • 5篇陈剑秋
  • 4篇汪立今
  • 4篇吴义生
  • 3篇谢宝玖
  • 3篇何立杰
  • 2篇杨绍时
  • 2篇沈洪
  • 2篇孙晋津
  • 2篇李学东
  • 2篇张颖
  • 2篇刘庚
  • 1篇刘辉
  • 1篇张遵城
  • 1篇周立群
  • 1篇秦书铭
  • 1篇李庆瑞
  • 1篇朱春山
  • 1篇郑妙瑢
  • 1篇李盟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肠道缺血性疾病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2002年
急性肠道缺血是一危重急腹症,早期诊断困难,可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AMO)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两类,前者又分为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本病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很高,近年国内外报告为41.7%~100%[1-4].我院自1978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
陈剑秋吴义生孙晋津李学东张颖汪立今周立群吴伟刘辉何立杰
关键词:外科治疗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严重多发腹部损伤早期诊断及救治
本文综合我科自75年以来近20年对61例严重多发腹部损伤手术抢救治疗情况(其中闭合性损伤55例,开放性损伤6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10-85岁。伴休克29例,治愈57例,死亡4例),结合文献对严重多发腹部损伤的早期...
吴伟秦书铭
文献传递
应用SPECT装置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研究
1994年
胆囊运动功能的改变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99m)Tc-EHIDA为显像剂,通过SPECT装置及计算机系统定量地研究胆囊运动功能,并研究了脂肪餐刺激对正常受试者和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潜伏期和排胆期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排胆分数和排胆率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胆囊结石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是降低的。
姚桂森吴伟李庆瑞张遵城郑妙瑢
关键词:肝胆显像胆结石CT病理学
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和防治合并症的研究
陈剑秋吴伟沈洪汪立今吴义生谢宝玖杨绍时刘庚
该研究组于1998年至2001年11月对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及防治合并症方面进行了临床研究。研究中应用扩大根治术,联合胆道外科技术和较好的止血措施,结合肝脏外科、血管外科技术,联合肝叶切除,以及肝动脉、门静脉重建或...
关键词: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
超声血管成形术用于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总结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体会。方法 :先行Seldinger法动脉造影 ,再小切口暴露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 ,直视穿刺 ,引入超声消融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监视下消融 ,至血管再通。消融时间458s~1112s,平均702s。最长消融段35cm。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造影证实血流通畅。同侧胫后、足背动脉立即恢复搏动8例 ,其余3例ABI和动脉多普勒血流图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近期效果较好 。
陈剑秋吴义生李学东张颖吴伟汪立今何立杰孙晋津
关键词:超声血管成形术动脉硬化闭塞症
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和合并症防治的研究(附29例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陈剑秋吴伟沈洪汪立今吴义生谢宝玖杨绍时刘庚何立杰朱春山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外科手术合并症
腹部卒中的诊断处理
2001年
腹腔或腹膜后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称腹部卒中(Abdominal apoplexy).病因尚不明确,诊断困难,延误诊断,预后恶劣,为引起外科医师注意,现结合我院收治的4例分析报道如下.
谢宝玖李盟吴伟陈剑秋
关键词:腹部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