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麟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阻率
  • 1篇直流磁控
  • 1篇直流磁控溅射
  • 1篇烧蚀
  • 1篇烧蚀阈值
  • 1篇透光率
  • 1篇激光
  • 1篇激光烧蚀
  • 1篇溅射
  • 1篇飞秒
  • 1篇飞秒激光
  • 1篇飞秒激光烧蚀
  • 1篇ITO
  • 1篇磁控
  • 1篇磁控溅射

机构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2篇吴小麟
  • 2篇周明
  • 2篇高传玉
  • 1篇董科研
  • 1篇张伟
  • 1篇王静静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ITO薄膜的制备以及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普通玻璃基体上制备了光电性能优良的ITO薄膜。靶材为ITO陶瓷靶,其中In2O3与SnO2的质量比为9∶1。运用UV-2550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透光率,采用SZT-2四探针测试仪测量样品表面的电阻率,用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溅射压强、溅射功率等参数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ITO薄膜的电阻率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溅射功率为110W时ITO薄膜的透光率有相对好的数值。溅射压强为1.0Pa时既能保持ITO薄膜低的电阻率又能保证高的透光率。
董科研周明王静静吴小麟高传玉
关键词:ITO透光率电阻率直流磁控溅射
飞秒激光烧蚀Ag膜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飞秒激光烧蚀Ag膜表面,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其表面烧蚀形貌,发现烧蚀点大致分为3个区域,烧蚀面积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脉冲数达到一定值后烧蚀面积变化不大。改变脉冲数在烧蚀点得到了周期为650和150nm的长短周期条纹结构。根据烧蚀区域面积与脉冲能量的关系算出单脉冲与多脉冲的烧蚀阈值,Ag膜的单脉冲烧蚀阈值为0.189J/cm2。通过烧蚀点的累计能量和激光脉冲个数计算出Ag膜的多脉冲累计因子s=0.785。
吴小麟高传玉周明张伟
关键词:飞秒激光烧蚀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