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霞
- 作品数:37 被引量:4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玉米金融化、价格形成机制及政策选择被引量:18
- 2018年
- 日趋明显的玉米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改变着玉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基于2004年9月-2017年7月玉米集贸市场价格月度数据,利用ARDL模型,从供求基本面、进出口贸易、行业政策及金融化因素视角对我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供求基本面和行业政策在玉米价格形成过程中作用显著,但金融化力量中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玉米期货价格、原油价格及汇率在玉米市场定价机制中作用更加明显和直接。同时敏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新变化使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要关注供求等基本面的变化,还需完善玉米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强化对国际市场、期货市场和汇率市场的监管。
- 吴海霞葛岩史恒通
- 关键词:玉米金融化ARDL模型
-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效应评估——以玉米临储政策为例被引量:15
- 2016年
- 以全国9个玉米主产区2001-2014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倍差法、类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三种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剔除其他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利用面板数据Pool-OLS计量方法,检验玉米临储政策的独立效果。倍差法和类倍差法评价结果表明,在推行玉米临储政策的省份,该政策显著提高了玉米价格,幅度分别0.14元/千克和为0.17元/千克,相比于样本省份的平均价格,该增幅分别为9.26%和11.88%,临储政策的托市效应显著。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结果显示,临储政策对玉米的托市效果为0.15元/千克,也验证了倍差法和类倍差法结果的稳健性。
- 吴海霞葛岩
- 关键词:托市收购玉米倍差法
- 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 利用1998年1月9日到2012年6月22日全国小麦、玉米、大豆批发市场价格指数周数据,结合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运用BEKK-GARCH模型分别分析了价格双轨制条件下和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小麦、玉米、大豆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 吴海霞王静
- 关键词:小麦市场玉米市场大豆市场波动溢出效应
- 文献传递
-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以黑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29
- 2018年
- 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黑河流域农户流域生态治理的支付意愿水平为187.48~226.15元/年;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程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信任中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显著抑制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程度,特殊信任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女性相比,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具有较强的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
- 史恒通睢党臣吴海霞赵敏娟
-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户参与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农业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所提供的服务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金融已经成为...
- 吴海霞
-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民收入灰色关联分析
- 文献传递
- 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基于傅立叶季节外生性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基于1998年1月9日到2014年5月23日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批发市场价格指数的周数据,分别运用单变量EGARCH模型和傅立叶季节外生性条件下的VAR模型,对中国单一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和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间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粮食市场中,仅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性;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间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表现为小麦市场的价格上涨在短期内显著引发玉米市场和大豆市场的价格上涨,但玉米市场和大豆市场的价格变化对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结果的政策含义为:稳定玉米市场价格,需特别关注可能造成玉米价格下跌的因素;要稳定整体粮食市场价格,稳定小麦市场价格是关键。
- 吴海霞李鹏
- 关键词:粮食价格价格波动
- 中国片角叶蝉亚科分类研究
- 该文是片角叶蝉亚科Iaiocerinae的分类研究论文.论文回顾了世界及中国片角叶蝉亚科的分类研究历史;介绍了片角叶蝉亚科的形态特征,并阐明了各特征在该亚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简要总结了片角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 吴海霞
- 关键词:同翅目叶蝉科
- 产业链与技术链双向融合下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视角被引量:20
- 2016年
-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表明,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及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农业科技系统内部未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
- 李鹏吴海霞李平张俊飚郭迪
- 关键词:产业链技术链农业科技创新
- 宏观政策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1998年1月9日至2012年6月22日全国小麦、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指数的周数据,利用非对称成分ARCH模型和VAR模型分别对双轨制时期和市场化时期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和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时期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程度明显小于双轨制时期两市场的价格波动程度;从短期波动来看,双轨制条件下,小麦市场具友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而玉米市场未呈现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市场化条件下,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间价格波动冲击的相互作用更加明显、持续时间更长,表明两市场价格波动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市场通过自身调节达到均衡的能力更强。
- 吴海霞霍学喜
- 关键词:粮食价格波动VAR模型
- 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及融合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研究对象构建DEA-LCV模型,探究了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融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专业协会组织平台下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基本实现了深度衔接与融合,但受农户规模效率的影响,依然存在技术采纳与应用不足的问题,并已成为制约整体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链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李鹏张昭张俊飚吴海霞李平
- 关键词:技术创新链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