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帕金森病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郑一帆吴琪方莹莹刘妍梅冼文彪符小丽江璐璐陈玲裴中
- 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_(42)诱导tau异常磷酸化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 后神经元Ser 2 0 2位点磷酸化的tau蛋白 (PS2 0 2 tau)的表达 ,探讨Aβ42 与tau蛋白超磷酸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老年大鼠进行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显示PS2 0 2 tau的表达情况 ,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纤丝状Aβ42 注射组双侧海马PS2 0 2 tau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双蒸水注射组 ,两侧海马PS2 0 2 tau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纤丝状Aβ42 能使PS2 0 2 tau的表达增加 ,提示它具有诱导tau蛋白超磷酸化的效应。
- 吴琪方莹莹郑树森钱采
- 关键词:海马内注射TAU蛋白
- 神经结节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皮肤、周围淋巴结、腮腺和眼睛等多个器官,少数情况下也可侵犯神经系统,
- 张为西钟志刚吴琪郭文苑冼文彪李洵桦
-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第5号和第8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SAD)与早老素 1(PS 1)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技术对 6 8例SAD患者的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所有病例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的PCR SSCP分析结果均显示两条单链和一条双链 ,未发现异常泳动 ,推断没有存在突变。结论 SAD和家族性AD(FAD)的致病原因存在差异 ,在SAD中PS 1基因第 5号和第 8号外显子不存在突变或突变率极低 。
- 吴琪方莹莹韩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基因突变
- 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试图找出与PD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遗传学因素。方法通过传统遗传学方法分析69例PD患者LRRK2基因S1 647T多态性,选用动物流畅性测验(...
- 郑一帆陈玲裴中吴琪方莹莹冼文彪刘妍梅江璐璐叶静
- 文献传递
- 慢性脑灌注不足对tau蛋白磷酸化及其相关酶表达的影响
- 2004年
- 吴琪方莹莹钱采韻
- 关键词:慢性脑灌注不足TAU蛋白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 LRRK2基因S1647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郑一帆陈玲裴中吴琪方莹莹冼文彪刘妍梅江璐璐叶静
-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被引量:1
- 2003年
- 吴琪陈燕奎方莹莹韩杰钱采韵
-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
- 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以及继发HT患者的溶栓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选择溶栓后继发HT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史、脑卒中史、有无早期CT缺血改变、是否大面积脑梗死、是否心源性脑栓塞、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药物、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后3d内最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肌酐水平等进行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法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HT组相比,继发HT组年龄较大(P<0.01),溶栓前血糖水平(P<0.05)、溶栓后6h和12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3h、有早期CT缺血改变的患者比例高(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29,P<0.05)、溶栓时间>3h(OR:2.592,P<0.05)、早期CT有缺血改变(OR:1.728,P<0.05)是继发HT的危险因素。继发HT组出现颅外出血并发症(52.2%vs 20.5%,χ2=6.637,P<0.05)、重度脑水肿(30.4%vs 5.1%,χ2=5.567,P<0.05)和脑疝形成(26.1%vs 2.6%,P<0.05)的比例更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发生率高,高龄、发病至溶栓时间>3h和早期CT缺血改变是HT的危险因素。
- 贺涓涓尚文锦吴琪洪华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脑出血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CV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CVT多见于中青年,多为急性起病,大部分可找到相关病因,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MRI联合MRV能清晰地显示静脉系统形态及阻塞情况,DSA能清楚显示静脉系统血栓的部位及继发于CVT的动静脉瘘。早期诊断及应用抗凝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CVT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联合MRV检查是目前CVT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对原因不明的颅内高压患者需行相应检查,一旦确诊,应予抗凝治疗。
- 吴琪郑一帆陈玲方莹莹黄林欢黎锦如梁秀龄
- 关键词: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