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荷玉

作品数:77 被引量:53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7篇手术
  • 24篇手术室
  • 23篇护理
  • 15篇手术配合
  • 9篇护士
  • 8篇专科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切除
  • 6篇护理配合
  • 6篇关怀
  • 5篇人文
  • 5篇人文关怀
  • 5篇术中护理
  • 5篇专科护士
  • 5篇创伤
  • 4篇手术中
  • 4篇手术中护理
  • 4篇专科护士培训
  • 4篇护士培训

机构

  • 5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黄石市三医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76篇吴荷玉
  • 32篇杨英
  • 32篇高兴莲
  • 18篇王曾妍
  • 11篇王萍
  • 11篇胡娟娟
  • 8篇吴丽
  • 7篇李婷婷
  • 7篇蹇琳
  • 6篇沈剑辉
  • 6篇刘红
  • 5篇田莳
  • 5篇马琼
  • 5篇万凤
  • 5篇余文静
  • 5篇李莎
  • 5篇余雷
  • 5篇姚冲
  • 4篇邱雪
  • 3篇祝茹生

传媒

  • 19篇护理学杂志
  • 10篇全科护理
  • 5篇护理实践与研...
  • 3篇现代护理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3篇现代临床护理
  • 3篇护理研究(上...
  • 3篇护理研究(下...
  • 3篇护理学报
  • 2篇当代护士(上...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华护理学会...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3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7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OPS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1~3年)静脉留置针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DOPS前后考核成绩、临床考核老师和低年资护士对评估结果的满意度、护士对DOPS的评价。结果:实施DOPS后考核总分高于实施DOPS前(P<0.05),其中穿刺前评估、送针法的单项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DOPS后,临床考核老师和护士对评估结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DOPS前(P<0.05)。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护士给予DOPS"促进护士加强技能实训""增强护士临床动手能力"等评价。结论:DOPS可作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技术培训和考核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其他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提供依据。
吴荷玉吴丽蹇琳李莎王萍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手术室护理教育
洁净手术部微环境指标的稳定性控制措施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部微环境指标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聘请洁净技术专业工程人员参与管理层流机组运行与维护,手术室管理者定期抽样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手术间微环境中温度、湿度、压差、照明与声贝5项指标,与国家标准中手术部微环境指标参数进行对照;对洁净手术部全年沉降菌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洁净手术部微环境各项指标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下,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手术间微环境中温度、湿度、压差、照明与声贝均在行业规定值范围内;2013年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手术间沉降菌监测结果,在GB50333国标值范围内,且低于国标规定值。结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洁净手术部微环境管理维护,手术室管理者进行不定期抽样监督,手术部微环境各项指标可得到很好地控制。
高兴莲沈剑辉赵晶吴荷玉杨英王曾妍胡娟娟
关键词:手术室微环境
智能化消毒机器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术后手术间消毒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智能化消毒机器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手术间终末环境及物表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主、可移动的智能化消毒机器人,使用紫外线联合过氧化氢或次氯酸双模式,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进行手术的手术间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观察,并与传统手工消毒方式的消毒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应用智能化消毒机器人的38次运行记录数据中,每次平均消毒时间为60 min,智能化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消毒方式;智能化消毒机器人消毒后的物表和空气采样检测菌落数少于传统手工消毒方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3,P<0.05)。结论:智能化消毒机器人对手术间空气和环境物体表面均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并优于传统手工消毒方式,实现全程智能化控制,保障人员安全。
姚冲高兴莲吴荷玉杨英黄靖
关键词:手术室
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用于手术排班管理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用于手术排班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利用微信、QQ、短信等高频沟通软件建立手术室网络信息平台并发布排班信息。结果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用于手术排班后,科室的管理效率和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结论多形式网络信息平台可确保手术安排信息及时发布和接收,保证手术排班信息的有效传递。
杨英张敏姚冲吴荷玉高兴莲何江慧
关键词:手术室排班信息平台QQ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采用腹腔镜技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加强手术护理配合。[结果]72例病人手术顺利,未出现相关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评估及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娴熟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彭汉群吴荷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配合术前评估护理
剖宫产窒息新生儿手术室现场复苏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窒息新生儿的手术室现场复苏方法。方法严格按新复苏方法的ABCDE抢救程序,即评价、初步复苏、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脐静脉用药等步骤,对35例剖宫产窒息新生儿进行手术室现场复苏。结果35例均复苏成功,患儿存活。其中22例通过气道处理即恢复有效心肺功能,Apgar评分8~9分;13例经4~12min复苏处理,Apgar评分7~10分。结论复苏小组人员的紧密合作和熟练的复苏技术、充足的复苏用物准备以及快而有序的复苏程序是复苏成功的保证。
吴荷玉王萍祝茹生陈刚辉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手术室
胎盘功能支持下新生儿膈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5
2011年
对1例孕36周孕妇在全麻下实施剖宫产后,在胎盘功能支持下对新生儿实施先天性膈疝修补手术。结果新生儿术中情况较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于重症监护室观察2周后转入新生儿病房。提出术前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手术间及麻醉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手术间管理及液体管理,及时准确传递手术所需物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吴荷玉杨英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手术中护理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术中压疮发生风险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降低术中压疮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中选取7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前期现状调查,分析术中受压部位皮肤损伤产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关对策,制订"3S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表"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压疮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结果 QCC活动后,术中皮肤损伤发生率由9.07%降至4.50%,目标完成率100.88%。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危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马琼钱萍高兴莲吴荷玉杨英王曾妍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人文关怀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的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6月择期手术患者2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微信公众平台辅助人文关怀等延伸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状态,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英姚冲余雷王曾妍吴荷玉高兴莲
关键词:人文关怀手术室
无声沟通方式在聋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无声沟通方式与聋哑患者在手术中进行交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75例聋哑患者,通过一系列"无声沟通方式"的护理活动,和患者建立了有效的互动,进一步了解他们所需,减少恐惧、焦虑感。结果:无声沟通方式运用后,聋哑患者能够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能够顺利完成。结论:无声沟通最终使聋哑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有效地保障了手术安全。
杨英廖丽华时丹吴荷玉
关键词:聋哑患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