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存河
- 作品数:52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建设数字化医院过程中应用的两个标准
- 2006年
- 宗会迁周存河王文燕付凯亮
- 关键词:医院过程医院现代化建设医疗信息医疗数据网络技术
- 改良溶栓方案治疗解剖变异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静脉窦内微量持续泵滴注尿激酶(10万u/24h)治疗解剖学变异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机械性碎栓、静脉窦内留置微导管行最低量尿激酶10万u/24h静脉窦直接泵滴注48~96h治疗。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9例解剖学变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脑静脉窦均获得再通(其中8例患者应用尿激酶10万u/24h效果良好,1例患者在应用尿激酶10万u/24h,48h复查后增量至25万u/24h),预后良好。结论静脉窦内微量持续泵滴注尿激酶可有效治疗解剖学变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 赵林李林芳刘增品秦会敏王铁刚周存河
- 关键词:静脉窦解剖学变异溶栓介入尿激酶
- 椎基底动脉取栓术中支架卡顿一例报道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女性,50岁,主因"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20 h,加重伴四肢不能活动4 h时"于2015年12月15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20 h前头晕,伴视物旋转及左侧肢体麻木。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4 h前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无力,不能言语,不能吞咽,复查头部CT仍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冠心病史。体检:神志清楚,闭锁状态,双侧瞳孔直径3 mm,双侧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尚可活动,四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阳性。诊断:(1)急性脑梗死(进展型卒中);(2)高血压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4)冠心病。
- 苏旭东姚冬静刘增品周存河于江华
- 关键词:脑卒中机械取栓血管内治疗
- 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脑动脉分叉角度对颅内动脉瘤筛查及测评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动脉分叉角度与脑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关系,以期为分叉部动脉瘤的检出及测评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00—2013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叉处有动脉瘤,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患者84例(动脉瘤组),同时选取在本院行MRA检查发现有动脉病变但无其他疾病者195例(对照组)。采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行3D TOF-MRA扫描,采用Volume Rendering软件行3D角度的测量,分别测量基底动脉顶端(PCA)、双侧大脑中动脉M1远端(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ACA)夹角。结果动脉瘤组PCA、右侧MCA、左侧MCA、ACA夹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分叉角度明显高于无动脉瘤的分叉角度,动脉分叉角度对分叉部动脉瘤的检出及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周存河崔彩霞刘怀军刘增品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分叉
- 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一例报道被引量:1
- 2019年
- 高灌注损伤综合征(HS)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脑出血。目前,高灌注脑出血仍是困扰神经介入医生的一大难题,临床尚无相关指南及规范指导其治疗,因此患者病死率较高。笔者所在医院结合临床经验采用锥颅血肿碎吸术成功救治一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脑出血患者并首次进行报道,以期为提高临床高灌注脑出血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 苏旭东刘增品周存河陈瑞卿于江华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灌注脑出血锥颅血肿碎吸术
- 血管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被引量:5
- 2010年
- 赵林刘增品李林芳张立红王铁刚周存河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采用3.0T MRI对正常人脑体积定量测量研究(附140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采用3.0T MRI 对正常志愿者脑体积进行定量测量,确定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其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E Signa EXCITE 3.0T高分辨MRI对140例健康志愿者(男性73例,女性67例,年龄10~84岁,平均45.8±18.3)进行头颅MRI 3DT1成像,在AW4.2工作站上采用半自动方法计算脑体积。并对不同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体积95%可信区间:男性为1480.15±141.04cm 3,女性为1322.91±110.11cm 3。脑体积与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脑体积要大于女性。脑体积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颅MRI 3D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大脑容积定量,为各种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 崔彩霞周存河崔慧先刘怀军周立霞黄渤源贺丹
- 关键词:体积测量数据分析磁共振成像
- 采用3.0T MRI对正常人海马与脑体积定量测量研究(附140例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采用3.0T MRI对正常志愿者海马体积与脑体积进行定量测量,探讨其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E Signa EXCITE 3.0 T高分辨MRI对140例健康志愿者(男性73例,女性67例,年龄10~84岁,平均45.8±18.3岁)行全脑MRII 3D T1成像,在AW4.2工作站上采用半自动方法计算海马体积与脑体积。并对不同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马体积及脑体积与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的海马体积及脑体积要大于女性。年龄与海马体积及脑体积之间为负相关( p<0.01)。结论全脑MRI 3D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海马及大脑容积定量,为各种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 崔彩霞周存河崔慧先刘怀军贺丹
- 关键词:海马体积测量磁共振成像
- 动脉分叉角度与脑动脉瘤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与动脉分叉角度的关系,对分叉部动脉瘤的检出及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以93例有动脉瘤(动脉瘤组)与195例无动脉瘤MRA资料(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分叉角度测量,比较两组间动脉分叉角度的差异。结果动脉瘤组PCA夹角、右侧MCA夹角、左侧MCA夹角、ACA夹角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含有动脉瘤的分叉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叉角度。动脉分叉角增大对分叉部动脉瘤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周存河崔彩霞崔慧先刘怀军刘增品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分叉三维成像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保护装置断裂1例
- 2018年
-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有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转归已可媲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
- 李鑫于江华周存河苏旭东赵鹏浩陈瑞卿刘增品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保护装置血管内治疗技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临床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