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东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被引量:3
- 2012年
- 多方向科研工作能够解决科研团队实际工作中需要研究的各种问题,培养团队成员各方面科研工作能力和多方面知识素质素养,为单方向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单方向科研工作又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方向需要研究的问题提供了更为专业和高效的研究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 王伟锋周本东
- 关键词:科研团队
- 创新教学与考评方式 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 2013年
- 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教学中与师范生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一些现状,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些措施。
- 周本东
-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 基于.NET的插件式GIS应用框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以.NET为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首先分析了开发GIS软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一种新的二次开发方式——插件式GIS应用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MYGIS框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框架插件引擎、框架宿主程序、框架插件三大部分。利用插件式应用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具有灵活、扩充性好,功能模块之间聚合性高、耦合性低等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①宿主程序如何识别插件对象。②插件的UI对象如何被初始化。③插件对象如何产生它们的UI对象。④插件的UI对象被触发时如何与插件产生互动。
- 周本东李刚
- 关键词:插件二次开发宿主程序
- 电子-空穴对在势垒隧穿中的纠缠特性分析
- 2008年
- 分析电子隧穿简单势垒所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的纠缠特性.基于能级配置的差异,协力纠缠度(concurrence)随势垒高度变化呈规律性的变化特征.
- 靳铁良周本东
- Bi_(3.25)Nd_(0.75)Ti_3O_(12)陶瓷的制备和性能
- 2005年
-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钕钛酸铋陶瓷粉料,对其相组成和形貌进行研究,进而制备块体陶瓷,对其电学性能和疲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料经550℃烧结后开始结晶,随烧结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结晶逐步完善而形成单相层状钙钛矿结构.块体材料的2Pr和Ec值分别为12.56μC/cm2和29.9 V/cm.经过1011次读/写循环后BNT的Pr值基本上没有下降,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 王月花周本东
- 关键词:疲劳性
-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质量研究与改进
- 2012年
- 通过适当的控制策略来维持两条传输路由的平衡,同时能提供一种数据类型的优先机制,保障关键数据的传输;主要的思路是使用反馈控制机制,在VPLS网络出口端节点(Ingress Node)监测数据流实际的传输率,当数据流的传输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就启动差异性服务程序码(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及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技术,让拥有不同服务等级的用户在数据流传输时拥有不同的优先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机制能够为高级别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流量服务,同时也降低了边缘路由器(Provider Edge router,PE)的负荷。
- 熊蜀峰周本东
- 关键词:SSLVPN访问控制
- 原煤混配洗选与炼焦的工业实践被引量:1
- 2006年
- 介绍了天宏焦化公司结合“先配后粉”的炼焦工艺,从优化工序结构入手,实施“配煤入选炼焦”的新思路和具体实践。采用此方法有效的改善了入选原煤的可选性,提高了分选效果和精煤的回收率,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卢凤莉杨国要王林缝周本东
- 关键词:洗选炼焦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在SSL VPN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在SSL VPN系统实现中,访问控制是防止未授权访问,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在深入研究SSL VPN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分析了SSL VPN系统中访问控制功能需求,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并对RBAC模型的设计思想和结构进行研究;设计了面向SSL VPN的RBAC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结构。探索出RBAC技术应用于SSL VPN的一些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熊蜀峰周本东
- 关键词:SSLVPN访问控制
- 80型焦炉烘干系统的改造与应用
- 2009年
- 介绍了精煤烘干系统的设备选型、工艺流程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及改造。改造后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焦炭产量由150孔/d提高到162孔/d,M40由80%提高到82%,每年可节约清水及外排污水10万t。
- 周本东梁建波张智丽卢凤莉
- 关键词:滚筒干燥机热风炉
- 一种可证明安全的ID-AKA协议
- 2012年
-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ID-AKA)协议大多效率低下、安全性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个新的ID-AKA协议。利用模块化的方法证明新协议在mBR模型满足抗密钥泄露模仿攻击、完美前向安全性以及PKG-前向安全性。新协议还满足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与同安全级别的协议相比,新协议的效率更高。
- 王亚飞周本东
- 关键词:可证明安全双线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