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环指蛋白43作为新的肝癌治疗靶点的功能研究
-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环指蛋白43(RNF43)基因在直肠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和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关,但是RNF43在其他肿瘤包括肝癌中的变化情况和生物学作用仍然未知。本实验我们通过研究RNF43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
- 邢春阳周武华丁松明谢海洋张武魏巴金陈康杰苏蓉周琳郑树森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癌相关杂合性缺失及ArgBP2基因缺失和表达分析
- /[背景/]检测鉴定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HCC/)有助于发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并可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
- 周武华
-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LOHHCC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纳秒脉冲安全电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秒脉冲安全电极,包括两个电极上臂,两个电极上臂的上端安装在电极柄上,每个电极上臂的下端安装有一电极下臂,两个电极下臂之间安装有针距测定尺,每个电极下臂内安装有电极针和用于测定电极插入组织深度的深度测...
- 钱俊杰殷胜勇陈天驰吴秦川周武华周原王帅卢佳华周琳郑树森
- 文献传递
- 环指蛋白43作为新的肝癌治疗靶点的功能研究
-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环指蛋白43(RNF43)基因在直肠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和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关,但是RNF43在其他肿瘤包括肝癌中的变化情况和生物学作用仍然未知。本实验我们通过研究.RNF43在肝癌中的表达水...
- 邢春阳郑树森周武华丁松明谢海洋张武魏巴金陈康杰苏蓉周琳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PHF8促肝细胞肝癌自噬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背景: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每年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尽管随着精准医疗及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快速发展,HCC远期疗效仍不...
- 周武华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E-CADHERIN
- 文献传递
- 纳秒脉冲安全电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秒脉冲安全电极,包括两个电极上臂,两个电极上臂的上端安装在电极柄上,每个电极上臂的下端安装有一电极下臂,两个电极下臂之间安装有针距测定尺,每个电极下臂内安装有电极针和用于测定电极插入组织深度的深度测...
- 钱俊杰殷胜勇陈天驰吴秦川周武华周原王帅卢佳华周琳郑树森
- 线粒体融合基因2在肝细胞癌中的杂合性缺失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在肝癌患者中的杂合性缺失(LOH)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位于Mfn2附近的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29例肝癌患者进行LOH分析。结果:微卫星D1S2667、D1S2740、D1S434和D1S228的LOH发生率分别为21%、23%、21%和22%。Mfn2基因LOH患者的HBV感染,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性及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HCV感染、有无癌栓、肝内肿瘤的多发性、有无肝硬化以及AFP值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Mfn2基因发生LOH与临床病理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 瞿丽王伟林尉建锋周武华郑树森
- 关键词:杂合子丢失线粒体蛋白质类基因缺失
- 肝细胞癌与杂合性缺失的关系
- 2010年
-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途径、多阶段、多基因的复杂过程,而HCC又是原发性肝癌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等位基因的缺失及对应区域的抑癌基因失活在HCC发生、发展以及复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多数常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均发生与HCC有关的LOH,其中以1p,1q,4q,8p,10q,16q,17p上的等位基因缺失的报道最多.本文回顾了LOH在HCC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并对LOH在HCC早期诊断,治疗,预后以及易感性判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周武华周琳郑树森
- 关键词:微卫星肿瘤抑制基因肿瘤复发
- 肝移植术后早期FK506浓度与血糖变化规律之间关系
- 【目的】糖代谢异常是肝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肝移植术后早期,可能与手术创伤、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以及肝功能低下有关,严重者发展为移植术后糖尿病,由此甚至可诱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肝移植失败;通过对...
- 周武华周琳邢春阳陈康杰龚丽俞军郑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