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照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siRNA联合沉默MMP-9和FAK基因对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B16F10体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双基因联合干扰MMP-9和FAK对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B16F10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pGV102-MMP9-siRNA,pGV102-FAK-siRNA重组质粒载体,脂质体^(TM)2000介导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nti-MMP-9组,AntiFAK组、Anti-MMP-9&FAK组、阴性对照组。经G418筛选GFP+克隆,流式细胞仪分析阳性率,激光共聚焦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B16F10细胞MMP-9和FAK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测定各组B16F10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结果:经G418筛选,3个转染组阳性率分别为92.41±1.64%,95.72±0.21%,91.52±0.11%,且转染后细胞形态良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个转染组的MMP-9,FAK mRNA转录水平下降明显(P<0.01),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但Anti-MMP-9&FAK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低于Anti-MMP-9组和Anti-FAK组(P<0.01)。结论:相比单独沉默MMP-9或FAK,联合沉默MMP-9和FAK可明显降低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
- 汤禾静唐照勇刘隆兴张小梅王祎婷方廖琼
- 关键词:MMP-9FAK黑色素瘤
- siRNA干扰MMP-9和FAK双基因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和在体迁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干扰MMP-9和FAK双基因对恶性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B16F10体内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GV102-MMP9-siRNA、PGV102-FAK-siRNA重组质粒载体,脂质体TM2000介导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RT-PCR检测基因的干扰效果;建立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细胞在体成瘤和肿瘤的生长情况,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经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细胞5×10^5个/只,24天后计数小鼠肺转移结节数评价肿瘤细胞在体迁移能力。结果:RT-PCR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组的MMP-9和FAK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P〈0.01),转染细胞组C57BL/6小鼠皮下成瘤的肿瘤生长速率、黑色素瘤肺转移结节数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P〈0.01)。结论:干扰B16F10细胞MMP-9和FAK双基因可明显抑制小鼠体内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迁移。
- 胡娜刘清唐照勇汤禾静敖澜赵紫豪方廖琼
- 关键词:MMP-9FAKSIRNA干扰
- 羊胎盘免疫活性小分子肽的分离纯化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从羊胎盘中分离纯化出具有免疫活性的小分子肽。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羊胎盘超滤液,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HPLC)对羊胎盘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及纯度分析,并利用E-玫瑰花环实验对各组分进行免疫活性评价,利用Edman降解法对其组分进行N端测序。结果:利用RP-HPLC工艺成功分离出纯度较高的3种小分子肽,并确定其中两者具有免疫活性;对活性较强的肽进行测序、检索,结果表明为未知组分。结论:RP-HPLC是分离、分析活性肽类较理想的手段之一,并证实了羊胎盘含有具有免疫活性的小分子肽。
- 刘隆兴任兴宏汤禾静唐照勇何成明方廖琼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基于小鼠MMP-9基因的siRNA的筛选
- 2012年
- 通过GenBank数据库检索,基于小鼠MMP-9基因设计特异性的siRNA干扰靶点,克隆至pGCsi-U6/Neo/GFP载体中,使用PEI衍生物包裹,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流式细胞仪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细胞转染情况,RT-PCR检测24,48 h后MMP-9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筛选最佳的重组质粒和干扰靶点。结果显示:成功设计和构建了3个MMP-9-siRNA干扰质粒,3个重组质粒对B16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60.04%、63.93%和56.27%,且3个重组质粒均能有效干扰B16细胞MMP-9 mRNA的表达,其中MMP-9-siRNA-2干扰效率最高(63%),可持续干扰MMP-9基因表达。这些结果提示,MMP-9-siRNA-2为沉默小鼠黑色素瘤细胞MMP-9基因最优的siRNA重组质粒。
- 唐照勇刘阳刘隆兴方廖琼
- 关键词:MMP-9B16细胞SIRNA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