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理飞
- 作品数:259 被引量:2,333H指数:26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红枫湖沉积物大容积高水位条件下薄层覆盖材料的污染原位控制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使薄层覆盖专用沉积物污染原位控制材料能较好地运用到湖泊沉积物污染原位治理现场,以红枫湖污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大容积高水位的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原位控制实验装置,测定了沉积物污染控制材料应用后2-18 d内上覆水体中常规富营养化指标及金属元素的浓度,综合分析了沉积物污染原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应用2种材料进行原位控制后,上覆水体p H和EC值均较稳定,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材料1施用后的2-18 d内上覆水体中一直未检出TP,材料2施用后的2-18 d内上覆水体仅第12天检出TP(0.01 mg/L),未施用控制材料的对照组在2-18 d内上覆水体TP均为高检出,TP峰值出现在第10天(0.17 mg/L);施用控制材料后的2-18 d内控制组上覆水体COD多介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15 mg/L)-Ⅲ类(≤20 mg/L)之间,部分时段未检出,相比之下对照组上覆水体COD多高于Ⅴ类标准限值(≤40 mg/L)且变幅大;材料1施用后的2-18 d内上覆水体中NH3-N浓度较低但波动较大,材料2施用后的2-18 d内上覆水体中NH3-N波动小但浓度较高。2种控制材料施用后上覆水体金属元素浓度在2-18 d内均在标准限值内,说明薄层覆盖专用控制材料及方法可安全高效地应用于湖泊沉积物污染原位控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
- 喻阳华陈程吴永贵喻理飞
- 关键词:沉积物红枫湖
- 贵州草海人工湿地系统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人工湿地作为新兴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在村镇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使用,系统中氮去除的最主要途径是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对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及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对贵州草海污水湿地处理工程进行采样,研究了长期运行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氮循环菌数量、硝化-反硝化作用时空分布特征和系统内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草海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TP和COD的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57.8%和80.8%,但对TN和NH_4^+-N的去除率仅为43.3%和38.6%;硝化-反硝化作用在草海人工湿地系统中同时发生,硝化作用强度为0.9 mg·kg^(-1)·h^(-1),反硝化强度为30.5 mg·kg^(-1)·h^(-1),反硝化强度是硝化强度的30倍;硝化-反硝化作用在季节上均表现为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水平空间上呈逐级降低趋势;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与总氮去除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4类脱氮细菌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大,高达10~9 MPN·g^(-1),反硝化菌次之,亚硝化菌最低,仅10~2 MPN·g^(-1);脱氮细菌数量与总氮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脱氮过程可能受亚硝化菌的限制。总之,由于长期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缺乏氧气,导致反硝化作用远大于硝化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失衡最终影响湿地脱氮效率。因此,针对长期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通过强化供氧促进硝化作用从而提高湿地脱氮效果。
- 夏品华喻理飞曹海鹏李振吉
- 关键词:人工湿地硝化作用反硝化
- 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有机碳δ^(13)C值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与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有机碳(SOC)δ13C值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SOCδ13C值随恢复进展0~20 cm土层(-25.72‰^-19.91‰)趋正、>20 cm土层(-23.76‰^-18.13‰)先趋正后趋负。随土层加深除草灌、灌乔外其他阶段均趋正,草灌阶段上层土与乔木、顶极阶段底层土SOC为C4碳,SOCδ13C值变化受地带性和喀斯特环境的双重影响。群落优势种凋落叶δ13C值(-31.79‰^-16.76‰)随恢复进展趋负,说明生境日益改善,其与0~20cm土层SOCδ13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6,p<0.01)、而与>20 cm土层极不相关,说明0~20 cm土层主要为新碳;SOC周转速率随恢复进展递增、随土层加深递减,土壤生化反应具较强表聚性;SOCδ13C值与土壤可矿化碳、易氧化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50,p<0.05),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R2=-0.389),SOCδ13C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SOC的活性;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是复杂多变、多途径的统一,其中C4植物在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碳同位素方法与"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相结合能较好地重现喀斯特植被更替的历史。
- 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杨瑞
-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自然恢复
- 贵安新区建设用地时空变化及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探究贵安国家级新区设立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效应,基于2006,2010和2016年的3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10 a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转移、建设用地梯度变化、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2006年~2010年,贵安新区建设用地增加32.50%,水域减少34.67%,而2010年~2016年建设用地增加了144.60%,耕地迅速减少71.95%.(2)2006年~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随着坡度的梯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随着海拔、道路和城乡梯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2010年~2016年,坡度和道路的梯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呈降低趋势.随着海拔梯度增大,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城乡梯度的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3)总生态服务价值在2006年~2010和2010年~2016年间分别减少31.25%,26.61%.(4)2006年~2016年的Moran I指数下降,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聚集程度降低,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快速发展的建设用地周围,"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林地和水域.
- 周长威冉晓旭曾召英严令斌喻理飞吴超洪俊超
- 关键词:生态服务建设用地空间自相关
- 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5
- 2002年
- 采用群落和种群研究的常规方法 ,对贵州喀斯特台原区柏箐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为珙桐和五裂槭 ,重要值分别为 142 .93和 6 1.79。两种群间呈正联结关系 ,均为集群分布 ,但五裂槭聚集强度高于珙桐 ;五裂槭为进展种群而珙桐种群因幼树缺失为衰退种群 ;群落灌木层树种稀少 ,物种多样性低于乔木层。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 ,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
- 喻理飞
- 关键词:珙桐群落
- 朱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被引量:3
- 2003年
- 朱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 ,1998年对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考察。其生态评价为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珍稀动植物的荟萃地 ;罕见的固体水库 ;泥沙及坡积物的潜在产出区 ;动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域 ;各演替阶段并存的森林群落 ;科研教学的理想场所。并对今后开发提出了建议。
- 谢双喜喻理飞李明晶
- 关键词:生态评价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
- 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性数量评价被引量:48
- 2005年
- 以典型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选择与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紧密相关的6个因子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用欧氏距离公式建立了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度(SFD)计算模型.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显性和隐性两大喀斯特类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值.6个因子中,植被因子和岩石裸露率影响最大,权重最高.根据64个样地的脆弱度计算结果,对样地环境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即微度(≤0.2)、轻度(0.21~0.4)、中度(0.41~0.60)、强度(0.61~0.80)和极强度(>0.80).研究结果表明:地质背景是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根源,同等条件下,植被状态对其环境的脆弱程度起决定作用.
- 王德炉喻理飞
- 关键词:环境脆弱性
- 不同环境条件下角倍蚜冬寄主无性繁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不同环境条件对角倍蚜冬寄主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iczii(Lindb)T.kop和湿地匐灯藓P.acutum(Lindb)T.kop.无性繁殖材料萌芽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揭示出角倍蚜冬寄主是无性繁殖率很强的植物,不需激素处理,只需满足气温21-25℃,相对湿度85%以上,光照强度1000lx以下,pH值5-9的条件,枝段为1cm长,其萌芽率和生长量较高.
- 司徒春南王健喻理飞
- 关键词:无性繁殖
- 构树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3
- 2004年
- 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构树种子萌芽对水分胁迫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构树种子发芽过程的水势范围为0~-0 4MPa;随着水分胁迫加剧,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芽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当水势为-0 6MPa时,种子不能发芽。
- 魏媛喻理飞
- 关键词:构树种子发芽水分胁迫
- 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探讨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效应,对茅台水源功能区马尾松林、柏木林和马尾松+柏木混交林3种针叶林土壤养分制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针叶林土壤平均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均表现为柏木林>马尾松+柏木混交林>马尾松林,有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马尾松+柏木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而全氮质量分数则表现为马尾松+柏木混交林>柏木林>马尾松林。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林和柏木林及马尾松+柏木混交林的有机质、碱解氮质量分数及pH值差异显著(P<0.05),柏木林与马尾松+柏木混交林的全氮质量分数和pH值差异也显著(P<0.05),而3种针叶林的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全氮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pH值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而速效钾质量分数则与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性相关。另外,参照土壤养分等级评价标准发现:3种针叶林的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均在丰富以上;速效钾质量分数则较低,均在中等以下;其他养分则在很丰富和缺乏之间。
- 聂林红戴全厚喻理飞肖卫平李飒
- 关键词:针叶林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