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怀
- 作品数:4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论被引量:4
- 2012年
- 新见七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品皆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奇杂剧创作在退出文学舞台前的某些新变,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被纳入近现代戏曲研究领域。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及背景进行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为学界继续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 姚大怀
- 关键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论
- 晚清民国曲目辑补二十种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晚清以来的各种文献,整理出《赛卑田》、《梅花泪》、《绫带缘》、《尸香阁》、《鬼中仙》、《维多利亚花》、《斗山高》、《六德吟》、《红蟫梦》、《西河叹》、《奏雅亭》、《埃兰梦》、《新天河配》、《一梦缘》、《同命鸟》、《红绡梦》、《三挑记》、《下西洋》、《度桂宫》、《芙蓉屏》等二十种未见著录的传奇杂剧剧目,并对部分曲家的生平信息进行考订,以期为该领域的继续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 姚大怀
- 关键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曲目辑补
- 不仅为了悼亡 也不仅为了爱情——悼亡诗词主题嬗变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三种:爱人的亡故,事业的受挫和痛苦的郁结,其中以爱人亡故最具感染力。多愁善感的文人因此泣血伤神而创制了“悼亡”这一体例,并以此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容纳悲剧性的人生。若把悼亡诗词仅仅理解为悼念亡者或对美好爱情的回忆,是显然不够的。
- 姚大怀
- 关键词:诗词爱情嬗变感染力
-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一种考论被引量:4
- 2013年
- 进入民国以后,传奇杂剧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呈总体下降态势,直至最后消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重要的戏曲史意义,依然是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被纳入戏曲史研究范畴。但此类作品多刊载于各种报刊,搜罗工作极为费时费力。
- 姚大怀
- 关键词:杂剧创作传奇作品戏曲史剧曲杂剧作品《桃花扇》
-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商补——再与左鹏军先生商榷
- 2014年
- 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②(以下简称"左著")一书是近年来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著,为该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可能。但或由于疏忽,或由于文献占有不全,该著在文献使用与考辨方面尚存在部分瑕疵以及有待补正的空间。笔者曾在《戏曲研究》
- 姚大怀
- 关键词:戏曲研究商补上海小说
- 洪炳文家世及生年考被引量:1
- 2011年
- 洪炳文是温州近代史上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但有关其家世、生年和字号的研究成果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存在不足,或存有争议。对此进行梳理和补正,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洪炳文,以便全方位分析他杰出的文学才华。
- 姚大怀
- 关键词:洪炳文家世生年
-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 2017年
- 部分学者曾偶涉民国传奇杂剧的艺术贡献与戏曲史、文学史地位,但并未从整体上突出其特殊性。缘于此,笔者拟将民国传奇杂剧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梳理其艺术贡献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戏曲史、文学史地位。文章认为,民国传奇杂剧是元明清戏曲史的延续,是传奇杂剧史的殿军与终点,是民国戏剧史的旁枝与支流,并与其他文体一道,共同构筑起斑斓多姿的民国文学,堪称中国戏曲史与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姚大怀
- 关键词:民国传奇杂剧艺术贡献文学史地位
- 吴梅《钧天梦传奇》的发现与考论
- 2019年
- 近年来,笔者在梁淑安、左鹏军等学者的启发下,致力于民国时期传奇杂剧的文献整理与综合研究工作,截至2019年初,共发掘民国传奇杂剧剧目四百余种。在此期间,笔者偶然获见吴梅一部此前未见任何著录的戏曲作品——《钧天梦传奇》。故不揣谨陋,拟对其作初步的介绍、考证与论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与资料。
- 姚大怀
- 关键词:传奇杂剧戏曲作品考论民国时期
- 新见晚清民初传奇杂剧四种考述
- 2015年
- 《马家河寻兄传奇》《七襄机》《南楼记传奇》《南楼记》等四种传奇杂剧均诞生于晚清民初,并曾见于某些著录,但或只是简要提及,或被标为待访剧目,因而未能引起戏曲研究界的充分关注。上述作品皆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受到关注。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与背景作出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 姚大怀
- 关键词:晚清民初
- 清末民初传奇残本四种考述
- 2017年
- 《幽兰怨传奇》《大陆梦传奇》《沧桑梦传奇》《鸳鸯血传奇》均诞生于清末民初,或此前曾被著录,或系笔者首次提及。虽然均系残本,但皆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被纳入近现代传奇杂剧研究领域。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与背景进行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 姚大怀
- 关键词: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