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帅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的价值意蕴、核心议题及方法路径——基于艺术院校的视角
- 2024年
- 与普通综合类院校学生相比,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艺术专业特性和“艺术圈”部分社会现象的影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和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颇具重要意义。艺术院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重要使命,以艺术院校学生特殊性为重点关切。在教育教学纬度,应实现教学内容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向教材及教学体系转化,教学目标从知识传递向价值引领转化,教育方式从传统方式向全媒体方式转化,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艺术院校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张婷姚文帅
-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德艺双馨思想政治教育
- 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被引量:15
- 2016年
- 文化根植于民族历史之中,国家认同不论从政治认同还是文化认同角度来说,其实质都离不开文化的根基,文化基因实质上已成为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利用文化基因的"人为"编码与"为人"指向性统一的特性,发挥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符号和文化自觉的条件的基因功能,实现国家认同价值的生成。
- 姚文帅
- 关键词:文化基因国家认同逻辑
-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从总体上看,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呈现出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在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途径。
- 姚文帅张婷
- 关键词:民族院校实践教学
-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来源及其对党员的现实要求》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提出要“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1。2022年6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瑞教授撰写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来源及其对党员的现实要求》一书从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以及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这一重要主题,积极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的关切。本书是作者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政治上建党的思想来源及其对党员的现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作者继《社会主义社会新论》《列宁主义与新民主主义》《共产党的纯洁性思想研究》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学术力作。
- 姚文帅
- 关键词:根本性建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
- 社会变迁、现代性与价值观—对村镇社会价值观演变的思考
- 2015年
- 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意识在具有社会共同方式的自觉水平上形成的。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村镇社会的价值观,在人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逐步演化发展。价值观的演变,一方面折射了传统、伦理与道德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了社会、文化与制度矛盾,究其根源是发展的"现代性"意识向度所为。
- 姚文帅
-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变迁
- 系统论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丰富与发展
- 上个世纪以来,系统论在坚持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基础上崛起和发展,导致了一场现代科学方法的革命.时至今日,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而且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视角,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
- 姚文帅
- 关键词:系统论哲学方法论
- 文献传递
- 论国家认同的价值
- 2016年
- 国家认同的价值是公民和社会在国家认同"实践-认识"活动中形成建立的,以公民对国家"文化-心理"形成和"政治-法律"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人的目的、需要与国家认同的效用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国家认同在认同活动中和人类社会进步活动中,合乎人的目的和发展而体现出的一种意义关系。
- 姚文帅连新
- 关键词:国家认同
- 形、感、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被引量:3
- 2023年
- “形”“感”“效”是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重要维度。“形”体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具象化之维,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具有形式、形态、形象三重向度;“感”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受和表达,它经历了由自觉到升华的过程,具有感知、情感、感同三重含义;“效”体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和社会动员效能,包括功效、效法、效应三重指向,经历了从宣传动员到人民自觉凝练与维护的过程。“形”是“感”与“效”的具体表征,奠定了“感”与“效”的实现基础。“感”是“形”与“效”相互关联的途径与中介,连接着“形”与“效”的互动生成。由“形”入“感”,再转化为“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之间共生互补、兼和相济,构成层层递进、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过程。
- 姚文帅刘云喜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文化精神被引量:1
- 2022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文化精神引领思想变革,思想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其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精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互动交融的过程中得到扬弃与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精神是方向。
- 姚文帅王玮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 略论西方近代国家价值认同:从霍布斯到卢梭
- 2017年
- 近代西方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样板,然而对于国家形成的意义或价值的争论却一直在路上。在霍布斯及其他古典自由主义者那里,国家不过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只有工具效用的价值;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却重新恢复了国家的实体价值。这些价值观念的发展为黑格尔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姚文帅
- 关键词:国家认同社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