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进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体猪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观察活体猪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后的病理改变过程,为临床RON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小型猪共12只,其中8只双眼行RON后,分别于1、3、7、48d处死,每天各处死2只猪;2只猪一只眼行RON,另一只眼作正常对照;2只猪一只眼行RON,另一只眼行单纯玻璃体切除,于120d后处死。取出眼球后常规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或Luxol坚固蓝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对不同水平的视神经断面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眼球大血管壁未被破坏,球后视神经的软脑膜保持完整。手术后第1天可见创口形成,局部出血向周围及后方浸润,神经纤维髓鞘脱失所致的空泡样改变局限在创口内。手术后第3天时可见空泡样改变范围扩大。手术后第7天创口成纤维细胞密集,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及分散的色素颗粒存在,浸润的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手术后第48天视盘创口胶原成分填充,切开深度未及的后方视神经局部神经胶质细胞密集,坚固蓝染色浅淡,边界清晰,其范围部分越过中线。手术后第120天创伤下方部位呈现局部视神经萎缩性改变。正常眼及单纯玻璃体切除眼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未见病理改变。结论正常活体猪眼行RON后最终形成局部视神经萎缩,一定程度上手术本身是安全的。
- 陶勇姜燕荣黎晓新殷春悦姚进
- 关键词:视神经切开术RON活体
- 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培养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建立视网膜神经层分散细胞的培养方法 ,以进一步对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尤其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和神经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 取出生后 1~ 3d的SD乳鼠的视网膜 ,用胰酶消化法制备分散细胞悬液后 ,接种于置有包被poly D lysine玻片的 2 4孔培养板中培养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规律。培养第 7d ,用抗神经元特异性核 (NeuN)抗体和抗神经丝 (Neurofilament 2 0 0 ,NF 2 0 0 )抗体分别标记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RGCs) ,并计算每 10个高倍镜下的细胞数以及RGCs所占百分数。结果 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经历了贴壁、重聚、迁移和相互接触的过程 ,有突起样生长 ,其中RGCs占神经元的 5 5 %左右。结论 视网膜神经层分散细胞体外培养成功 ,并有较好的RGCs生长率 ,为进一步进行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 姚进黎晓新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培养
- 活体猪眼行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后的眼底及荧光素血管造影表现
- 2005年
- 陶勇姜燕荣黎晓新殷春悦姚进
- 关键词:血管造影表现荧光素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眼底活体
- 眼内灌注液对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活力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比较不同眼内灌注液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活力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寻找理想的眼内灌注液。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分为A、B、c、D、E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为含血清DMEM/F12培养液,其余4组分别用BSS plus、BSS plus+药物(妥布霉素16000 U/L、地塞米松16mg/L和盐酸肾上腺素1mg/L)、自制灌注液和乳酸林格液+药物4种眼内灌注液,分别孵育细胞4、12、24、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细胞凋亡的阳性率;在不同灌注液中加入30μmol/L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物分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各灌注液组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LDH释放率和凋亡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而同一时间点不同组对细胞活力影响由小到大为:B组、C组、D组和E组,其中C组和D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抗氧化作用方面,B组、C组和D组的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少于E组(P<0.01),且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自制灌注液在乳酸林格液中添加了碳酸氢盐、葡萄糖、氧化型谷胱甘肽及药物妥布霉素、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后,除具有与BSS plus液相似的抗氧化能力和缓冲能力外,还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来源和抗感染、抗?
- 姚进黎晓新万有薛冰周慧芳
- 关键词:眼内灌注液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琥珀酸脱氢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