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云仙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护理
  • 2篇新护士
  • 2篇新生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同质化
  • 2篇护士
  • 2篇产儿
  • 1篇导管
  • 1篇导管介入
  • 1篇导管介入治疗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新生儿呕吐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新生儿窒息后
  • 1篇心动过速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姜云仙
  • 4篇王芝
  • 3篇庄若
  • 3篇姜梅
  • 1篇周皎
  • 1篇梁月香
  • 1篇严翎
  • 1篇周洁玉
  • 1篇梁玉香
  • 1篇朱霆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SBAR标准化沟通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2年
回顾性分析ISBAR标准化沟通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入职年度进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新入职接受常规带教培训模式的43名护士为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接受ISBAR标准化沟通培训带教模式的65名护士为实验组。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自评护士临床能力沟通量表与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CIRN)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护士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 两组护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自评总分、团队沟通能力、护患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困难情境沟通能力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总分、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护理、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BAR标准化沟通培训带教模式能明显提高新护士临床沟通能力与核心能力。
姜云仙朱霆姜梅王芝
关键词:沟通能力核心能力
癫痫儿童的家庭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姜云仙
关键词:癫痫儿童家庭护理病因药物治疗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预防被引量:4
2007年
姜云仙严翎梁玉香
关键词:儿科护理民事纠纷专科知识护患纠纷病情变化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和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发生的原因,药物急救的效果,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三磷酸腺苷(ATP)及心律平复律成功率较高,护士在复律过程中的配合、监护、护理对复律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情,作好急救准备,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加强复律前、复律操作中和复律后的护理。
姜云仙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护理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0
2010年
姜云仙梁月香
关键词:医疗护理技术发展性照顾早产儿社会适应能力常规护理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病因及主要护理对策,以达到解除或缓解呕吐的目的。方法分析122例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提出新生儿呕吐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改变喂养方式、禁食、洗胃、胃肠减压、灌肠等护理对策,使88例(72.13%)患儿的呕吐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结论新生儿呕吐原因分两大类,排除外科疾患,主要是内科疾患以及功能性因素。如观察严密,护理措施确当,多数新生儿呕吐可以得到缓解。
姜云仙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护理
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对不同脏器的损害程度并总结多脏器损害的护理要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6月入住我科的新生儿窒息患儿239例,并对并发脏器损害的18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轻-中度窒息以脑、肾、心脏损害为主,重度窒息以肺损害为主。在多脏器损害126例(52.72%)中,发生重度窒息97例(72.12%),明显高于轻-中度窒息。结论:由于新生儿窒息会并发脏器损害,作为儿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要求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姜云仙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脏器损害护理
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解决早产儿胃肠道喂养问题,减少喂养并发症,增强喂养耐受性的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早产儿管理、静脉输液,保证足够液体和热卡,观察组加用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监测两组早产儿喂养并发症、体重、鼻胃管留置时间,达到足量肠胃营养时间及胃泌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重增加速度为(22.86±1.74)g/d,对照组增加速度为(19.79±1.32)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对照组早产儿呕吐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P〈0.05)。对照组早产儿14d后血中GAS含量为(118.4±28.6)pg/ml,观察组为(135.54-33.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加强吸吮和吞咽的协调性,有助胃肠道组织细胞发育和功能完善,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尽早从静脉营养过渡到胃肠道营养。
姜云仙
关键词:并发症早产儿
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护理
2003年
姜云仙周洁玉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导管介入护理
正反馈闭环管理在护理专业学组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正反馈闭环管理理论在护理专业学组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专业学组质量控制中运用正反馈闭环管理,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后,汇总结果缺陷事件、分析原因、形成查检表、跟进效果观察,有效跟踪,形成正反馈闭环管理自激循环,比较实施前后学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连续两次重点整改科室与问题数。结果实施前后学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连续两次重点整改科室与问题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反馈闭环管理理论是一种科学管理理论,护理专业学组应用正反馈闭环管理,能使专科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使患者享受到院内同质化护理。
王芝姜云仙周皎庄若
关键词: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