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岩

作品数:39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手术
  • 8篇外科
  • 6篇外科手术
  • 6篇海马
  • 5篇学习记忆
  • 5篇出血
  • 4篇神经外科
  • 4篇疗效
  • 4篇脑出血
  • 3篇神经外科手
  • 3篇神经外科手术
  • 3篇清醒大鼠
  • 3篇显微外科
  • 3篇颅内
  • 3篇谷氨酸
  • 3篇海马齿
  • 3篇海马齿状回
  • 3篇氨酸
  • 3篇齿状回
  • 3篇垂体

机构

  • 28篇内蒙古民族大...
  • 8篇延边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通辽市传染病...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33篇姜岩
  • 19篇包金锁
  • 16篇孙志刚
  • 14篇杜成华
  • 9篇刘畅
  • 7篇王建
  • 6篇佟强
  • 5篇徐凤科
  • 5篇陈伟
  • 4篇金清华
  • 4篇钟猛
  • 4篇金元哲
  • 3篇朱彬
  • 3篇佟强
  • 2篇白冬松
  • 2篇邴艳华
  • 2篇杨咏洁
  • 2篇金秀吉
  • 1篇刘巧凤
  • 1篇包桂荣

传媒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五届海内外...
  • 1篇中华中青年神...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支架
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支架,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领域手术台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左侧壁上固定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号丝杆,一号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旋接在滑槽的右侧壁上;一号丝...
姜岩
吉林省烤烟主推品种叶片成熟规律及烘烤工艺研究
本试验以吉林省两个烤烟主推品种吉烟9号和吉烟10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观察和测定烟叶不同部位不同叶龄的外观成熟特征及烟叶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对两个烤烟品种的成熟过程及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烤烟品种不同成熟...
姜岩
关键词:烤烟烘烤工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脊髓纵裂Ⅰ型的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脊髓纵裂I型的效果。方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I型儿童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共80例。所有患者均行神经系统、CT及MRI检查。术前行尿流动力学,电生理等检查。术后根据临床表现、尿流动力学、电生理等结果进行对比,判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60个月,根据临床效果及一系列检查:80例患儿,术后痊愈2例(2.5%),显效28例(35%),有效42例(52.5%),无效8例(10%),总有效率90%。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在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脊髓纵裂I型的疗效好,且结合神经电生理和尿流动力学监测可提高治疗疗效。
杜成华孙志刚姜岩刘畅王建佟强包金锁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儿童
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24年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指由于脑组织在瞬时外力作用下经历加速、减速和旋转等运动,导致轴索出现扭曲、拉伸及断裂等病理改变,最终表现为原发及继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其损伤机制尚未明确,因此了解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的信号通路对于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及探索可能的治疗靶点和时间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综述围绕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探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包括AKT通路、Rho/ROCK通路、Hippo通路、Nrf2通路等。本文将对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归纳和分类,分别阐述其特征及与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聪慧姜岩杜成华范文斌温鑫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信号通路
无色孔雀石绿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无色孔雀石绿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核酸适配体领域。本发明公开了核酸适配体A5‑b及其突变体,核酸适配体A5‑b及其突变体是核苷酸序列分别为序列1‑6的单链DNA。核酸适配体A5‑b及其突变适配体具有高度的特...
杨咏洁姜岩吴文伟刘可鑫
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因素分析
2016年
探讨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的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2011 年 7 月~2014 年 7 月在我院进行垂体瘤切除术的 14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低钠血症患者中,男性 64 例,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患者 22 例占34.4%,女性 77 例,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患者 16 例占 20.8%;120 例患者行经蝶窦手术,术后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患者19 例占 15.8%;21 例患者行经开颅手术,术后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患者 9 例占 42.8%;15 例 60 岁以下患者发生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23 例为 60 岁以上患者;无功能细胞瘤类型发生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高于其他垂体腺瘤发生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分别为 44 例、56 例、40 例,而微腺瘤、大腺瘤、巨大腺瘤发生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分别为 7 例、9 例、22 例,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的低钠血症的与年龄、手术方式、瘤体类型、瘤体大小均有相关性。
杜成华潘盼姜岩孙志刚包金锁王建佟强刘畅钟锰
关键词:垂体瘤低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2015年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且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诊疾病,而SAH80%以上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且并发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现就目前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姜岩刘畅杜成华陈伟徐凤科包金锁
应用血管荧光造影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在动脉瘤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ICG)血管荧光造影技术,解决动脉瘤手术夹闭过程中存在动脉瘤夹闭不全以及载瘤动脉和重要穿支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问题.方法:选定40例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组,与以往未行荧光造影的动脉瘤手术患者30例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术后脑梗塞情况、动脉瘤瘤颈残留级神经功能复发情况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在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瘤的治疗水平,解决动脉瘤瘤颈残留问题和穿支血管闭塞情况.
姜岩孙志刚杜成华徐凤科陈伟包金锁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荧光造影吲哚菁绿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93%和72.41%,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28%和84.4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0.05).结论 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微血管减压术,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
杜成华姜岩包金锁佟强王建钟猛刘畅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三叉神经痛
CNQX对清醒大鼠习得性LTP中海马DG区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中,ɑ-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对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DG)细胞外液中Glu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与习得性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LD-LTP)和行为学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使用脑部微量透析法、脑部微量注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技术以及行为学习监测与电生理记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结果:未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大鼠海马DG注射CNQX后,并不影响DG区细胞外液中的Glu水平,但其PS幅值从注射前的100%明显下降到65.47%±13.82%(P<0.01)。在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中,DG区注射Ringer’s液,Glu浓度出现明显增加,而随着条件反射消退,又逐渐回降,这与DG区群体峰电位峰值以及行为正确反应率的变化呈平行关系;DG区微量注射CNQX,明显抑制条件反射的形成,而且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Glu浓度逐渐增加达到训练开始前的285.51%±43.83%(P<0.01),但PS幅值却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AMPA受体在海马DG区习得性LTP的形成过程中起触发作用,此受体的激活是海马DG区习得性LTP形成的必要条件。
孙志刚姜岩包金锁金秀吉金元哲金清华
关键词:海马齿状回GLU学习记忆CNQX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