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媚兰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膳食
  • 3篇中老年
  • 3篇老年
  • 2篇脂肪
  • 2篇中老年居民
  • 2篇膳食脂肪
  • 2篇膳食脂肪酸
  • 2篇食物
  • 2篇居民膳食
  • 2篇老年居民
  • 1篇低钠
  • 1篇血压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生理
  • 1篇脂肪酸
  • 1篇中毒
  • 1篇膳食结构
  • 1篇膳食模式
  • 1篇膳食评价
  • 1篇膳食质量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4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孔媚兰
  • 4篇朱谦让
  • 4篇袁宝君
  • 3篇宋志秀
  • 3篇杨立刚
  • 2篇周翌婧
  • 2篇戴月
  • 2篇郑东宇
  • 2篇王艳
  • 2篇吴高林
  • 1篇符晓梅
  • 1篇王少康
  • 1篇甄世祺
  • 1篇孙桂菊
  • 1篇王燕梅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2012南京...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京市中老年居民膳食脂肪酸摄入状况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主要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方法利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合食物成分表及文献资料的脂肪酸数据库,对1 096名45岁以上的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市中老年居民每人摄入的脂肪酸为119.2 g/d,其供能比为38.57%。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分别为28.07、39.08、40.56 g/d,SFA∶MUFA∶PUFA为1∶1.39∶1.45,n-6/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12.70。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肉类(33.14%)和食用油(20.02%),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31.49%)、肉类(28.98%)和干果类(19.01%),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27.73%)、干果(26.13%)和肉类(21.95%)。膳食中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28.07%)、肉类(22.28%)和干果类(27.81%),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25.48%)、豆及豆制品类(25.71%)、肉类(21.14%)。结论南京市中老年居民膳食结构中脂肪供能比偏高,n-6/n-3 PUFA比例偏高,应降低脂肪摄入量特别是n-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宋志秀杨立刚王月环孔媚兰王少康孙桂菊
关键词:膳食脂肪酸摄入量食物来源
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3年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生发展与膳食息息相关。膳食模式从整体研究膳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为膳食干预高血压提供依据和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膳食模式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DASH膳食、低钠膳食、DASH联合低钠三种膳食模式降低血压进行介绍。
朱谦让袁宝君戴月孔媚兰王艳吴高林周翌婧
关键词:膳食模式高血压
生食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调查南京市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探索生食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方法:按照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Risk Ranger软件结合检索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风险评估,微生物的检测使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平均检出率为44.12%。南京市每人每天因生食海产品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患病概率为8.22×10-6,每年因生食海产品引起的病例数为1.84×104人,风险等级为53。结论:生食海产品为高度风险,建议消费者减少生食海产品,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孔媚兰袁宝君朱谦让甄世祺郑东宇王燕梅符晓梅
关键词: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
南京市中老年居民膳食脂肪酸摄入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主要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方法:利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合食物成分表及文献资料的脂肪酸数据库,对1096名45岁以上的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南...
宋志秀杨立刚孔媚兰孙桂菊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脂肪酸膳食结构
文献传递
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江苏地区居民膳食质量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综合评价江苏地区18~65岁居民的膳食质量,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江苏地区954例18~65岁成年人完整的膳食调查资料以及个人基本情况,采用DBI-07评分方法评价江苏地区居民膳食质量水平。结果:江苏地区居民膳食质量整体处于低度失衡状态,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男性摄入过量和不均衡程度高于女性,农村膳食摄入不足以及不均衡程度高于城市,40~49岁居民膳食失衡程度最高。结论:江苏地区居民摄入水果、奶豆类不足,而肉类、食用油、食盐摄入过量;居民主要膳食模式为B模式;男性、农村居民和40~49岁人群为主要干预对象;在宣传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同时应对食用油、食盐摄入过量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朱谦让袁宝君戴月孔媚兰王艳吴高林周翌婧
关键词:膳食质量膳食评价
南京市中老年居民膳食脂肪酸摄入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主要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方法:利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合食物成分表及文献资料的脂肪酸数据库,对1096名45岁以上的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南...
宋志秀杨立刚孔媚兰孙桂菊
关键词:中老年居民营养生理膳食脂肪酸
文献传递
水产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分析最近13年我国发表的有关水产品食物中毒的研究结果,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指导消费者食用水产品,为减少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期刊数据库中2000年至今的所有与水产品食物中毒相关的医学类文献,按一定的标准和步骤剔除无关文献,对中毒发生的时间、地点、死亡人数、潜伏期、临床症状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统计文献30篇,报道病例2 953例。有14个以上的省和地区有报道,沿海的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文献报道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全年均有发生,第二、三、四季度报道较多。中毒涉及的食物在17种以上,其中较多的是螺类,共有12篇文献,报道了758例病人。中毒因素有贝类毒素、河豚毒素、副溶血性弧菌、胆盐、组胺、珊瑚礁鱼毒素和未知致Haff病的因素等。临床上胃肠道症状较为普遍,不同中毒因素有其特点,其中河豚毒素引起的中毒致死率最高且潜伏期短,应予重视。结论消费者要有选择性地挑选水产品,并注意保存和处理,避免变质和交叉感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做好管理监督工作,利用媒体向消费者普及预防水产品食物中毒的科学知识。
孔媚兰袁宝君朱谦让郑东宇
关键词:水产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