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蓉

作品数:40 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水稻
  • 16篇水稻土
  • 11篇土壤
  • 10篇铁还原
  • 7篇铁氧化物
  • 6篇石灰性
  • 6篇光照
  • 4篇厌氧
  • 4篇异化铁还原
  • 4篇石灰性水稻土
  • 4篇旱作
  • 4篇褐土
  • 3篇电子供体
  • 3篇氧化铁
  • 3篇团聚体
  • 3篇旱地
  • 2篇电子受体
  • 2篇多糖
  • 2篇异化
  • 2篇沼气

机构

  • 3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作者

  • 40篇孙丽蓉
  • 24篇王旭刚
  • 13篇郭大勇
  • 10篇曲东
  • 10篇徐晓峰
  • 7篇石兆勇
  • 3篇黄海霞
  • 3篇易维洁
  • 3篇寇太记
  • 2篇李亚娟
  • 2篇王发园
  • 2篇刘素云
  • 2篇毛晖
  • 2篇周莉娜
  • 2篇常会庆
  • 2篇陶士锋
  • 2篇张苹
  • 2篇袁雪红
  • 2篇王利朋
  • 1篇李松

传媒

  • 10篇土壤学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褐土中铁的氧化还原与碳素转化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对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土壤中铁氧化物的还原-氧化过程与碳素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褐土中游离铁氧化物的55.31%可在厌氧避光条件下发生还原,厌氧光照条件下游离铁氧化物的还原率最大仅为38.90%,还原产生的Fe(Ⅱ)可能被蓝细菌中的鱼腥蓝细菌属光合过程产生的氧氧化,40 d培养后其游离铁氧化物还原率低至7.95%。厌氧避光条件下培养40 d后土壤中水溶性总碳、无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69%和246%,厌氧光照条件下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0 d培养后仅为反应前的47%和70%。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含量分别与Fe(T)和Fe(Ⅱ)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孙丽蓉黄海霞王旭刚郭大勇王利朋刘素云
关键词:铁氧化物
铁还原菌株P4的碳源利用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从水稻土中分离铁还原微生物,研究不同碳源对其铁还原特征的影响,对分离的铁还原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采自四川的水稻土进行厌氧恢复培养,通过PTYG选择性夹层培养基分离纯化及LB液体培养基扩繁后,接种到Fe(OH)3培养基中进行铁还原能力鉴定,筛选出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铁还原菌株。通过对6种碳源利用的纯培养比较,确定分离菌株利用不同碳源时的铁还原特征。采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分离得到1株具有铁还原功能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株P4,其在培养的10-30 h达到对数生长期。菌株P4利用不同碳源时,铁还原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大小顺序为:葡萄糖〉丙酮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丙酸盐〉乙酸盐。菌株P4利用葡萄糖和丙酮酸盐的Fe(Ⅲ)还原率分别为63.79%和22.19%,而其他几种碳源的铁还原率均在10%以下。采用PCR技术获得了1 325 bp的铁还原菌株P4的部分16S rDNA序列。菌株P4与多种不可培养的厌氧菌株及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具有98%的同源性。【结论】从四川水稻土中分离得到了G^+、杆状、圆末端的铁还原菌P4,其在培养10-30 h能够达到对数生长期。葡萄糖和丙酮酸盐可作为菌株P4的优势碳源。菌株P4可归属为厌氧丁酸梭状芽胞杆菌。
关舒元朱超王保莉曲东王伟民孙丽蓉
关键词:铁还原菌碳源利用系统发育分析
浅谈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传统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以验证实验原理和锻炼学生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过分重视实验结果,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环境或者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制约作用意识淡薄,与当前生产科研实际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等不足,就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农化分析技能,分别从强化学生参与兴趣、严格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浅谈了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王旭刚孙丽蓉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
一种用于废水中磷资源回收的载铝粉煤灰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废水中磷资源回收的载铝粉煤灰的制备方法,涉及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首先将粉煤灰置于盛有水溶性铝盐溶液的容器内浸泡,以在粉煤灰表面吸附一层含铝离子的表面层;然后,倒掉容器内的水溶性铝盐溶液,并用水清洗粉煤灰后...
徐晓峰王发园孙丽蓉
文献传递
旱作褐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动力学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异化铁还原是厌氧环境中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微生物过程,不仅影响Cr、U等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还与CH4、N2O、H2S等温室气体的释放关系密切。本文选择7个旱作褐土样品,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特征,结果表明旱作褐土在淹水条件下可以发生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其还原潜势介于4.47~5.95 mg g-1之间,还原速率常数介于0.15~0.27 d-1之间。褐土中部分晶态铁氧化物可在这一过程中被还原,游离铁的平均还原率为41.95%。经过40 d厌氧培养后,99.26%的NO-3和88.82%的SO24-被还原。还原过程的速率常数k、Vmax、Tmax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还原潜势与土壤SO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孙丽蓉王旭刚郭大勇王利朋刘素云郭永新
关键词:铁氧化物
异化铁还原对水稻土CH_4,CO_2及N_2O形成的抑制被引量:11
2005年
采用厌氧泥浆恒温培养实验,测定了4种不同水稻土及添加外源氧化铁后土壤中CH4,N2O和CO2分压及Fe()浓度的变化,探讨了影响温室气体产生的土壤化学及生物学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甲烷产生量有很大差异,其产甲烷能力的顺序表现为四川水稻土>江西水稻土>吉林水稻土>广东水稻土,添加氧化铁可显著抑制土壤中甲烷的形成。培养过程中不同土壤产生的CO2浓度相近,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添加氧化铁后均可导致CO2浓度显著降低。广东水稻土中N2O气体分压显著大于其他土壤,并且释放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不同水稻土N2O产生能力的顺序为广东水稻土>四川水稻土>江西水稻土>吉林水稻土。添加Fe(OH)3后,江西、四川和吉林水稻土中N2O气体分压明显降低,而广东水稻土表现为释放高峰期推后。吉林、四川和江西水稻土中铁还原比较迅速,而广东水稻土中铁还原有明显滞后现象。添加乙酸盐和H2对广东水稻土中甲烷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实了乙酸盐及H2浓度是限制广东水稻土甲烷生成的重要条件,添加氧化铁可有效抑制外源乙酸盐及H2的产甲烷过程。
曲东孙丽蓉李松
关键词:水稻土铁还原温室气体
有机质和铁氧化物对水稻土吸附Cd^(2+)的贡献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方法研究了2种水稻土对Cd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d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单独去除土壤有机质后,河南伊川水稻土(HN)的吸附能力增加了15%,而四川邛崃水稻土(SC)则降低了33%;去除铁氧化物后对Cd2+吸附能力均显著降低。在去除铁氧化物条件下去除有机质或者在去除有机质条件下去除铁氧化物,HN和SC的Cd2+吸附能力均明显降低。与一级动力学一点模型比较,两点模型更适合拟合HN和SC对Cd2+的吸附动力学。去除有机质后,HN快吸附速率常数降低,而SC则有所增加;去除铁氧化物后,HN和SC的快吸附速率常数均明显降低。HN中铁氧化物对Cd2+吸附贡献均大于有机质,SC中铁氧化物与有机质的贡献量基本一致。对HN中Cd2+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铁氧化物和黏土矿物,其对吸附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1%~76%和21%~36%,而SC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黏土矿物,贡献率可达85%,其次是有机质和铁氧化物。
孙丽蓉王旭刚高翔
关键词:水稻土有机质铁氧化物
五氯酚在土壤胶体界面的还原转化被引量:4
2009年
提取玄武岩发育的红壤胶体,用恒温厌氧平衡动力学方法,研究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降解效果,以及外加Fe2+和草酸对五氯酚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玄武岩发育赤红壤和砖红壤胶体对五氯酚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其表观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32±0.002)和(0.057±0.003)d-1.草酸或Fe2+对土壤表面五氯酚的降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探讨土壤胶体对五氯酚的降解能力与其理化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说明利用铁氧化物可进行复杂土壤体系中有机氯类污染物的修复.
王旭刚孙丽蓉曾芳李芳柏
关键词:赤红壤砖红壤土壤胶体五氯酚
厌氧条件下水稻土中铁硫循环与光照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黑暗、光照、黑暗转光照和光照转黑暗条件下水稻土中硫酸盐还原和铁的氧化还原。结果表明光照是调控土壤铁、硫生物化学转化的一个关键环境因素,光照对铁、硫还原的抑制作用体现在5 d后。黑暗培养30 d土壤游离铁的70.07%可被还原;光照培养时35.60μmol g-1Fe(III)先被还原后被氧化,30 d后仍有32.70%的游离铁被还原,转黑暗后被氧化的铁可再次被还原。黑暗时土壤中99.50%的水溶性硫酸盐(WSS)在可5 d内被还原,光照培养30 d有42.73%的WSS被还原。水溶性无机碳(WSIC)与体系中Fe(II)和WS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无光照转换时水溶性有机碳(WSOC)与Fe(II)和WSS的转化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黑暗条件下WSOC>7.89μmol g-1时,体系中Fe(III)和WSS还原;光照条件下WSOC>8.27μmol g-1时体系中Fe(III)还原,WSOC>8.40μmol g-1时WSS还原。
王旭刚徐晓峰孙丽蓉郭大勇黄海霞王发园
关键词:水稻土铁氧化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提升的一些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既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又是专业学科发展的根本。随着能源、气候环境变化和农村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多数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缺乏、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多举措扩大优质生源,强化研究生创新理念与意识,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与指导水平,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学术交流,为国家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学科创新型人才。
寇太记张明明徐晓峰陈鲜妮郭大勇孙丽蓉李亚娟周文利石兆勇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