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联合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住院的8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帕利哌酮治疗,研究组服用帕利哌酮基础上联合社交训练治疗,均干预2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各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PSP及IT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在帕利哌酮治疗基础上可以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和依从性。
目的比较有精神疾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及正常儿童三者之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方法精神科少儿病房18岁以下患精神疾病的儿童207例,其中留守儿童106例(留守组),非留守儿童101例(非留守组)。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留守组与非留守组比较,除抑郁体验一项留守组明显高于非留守组(P<0.05),其它各项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男童与常模男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6个方面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组女童与常模女童比较,认知成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常模,8个维度中学校生活、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5个方面满意度均低于常模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和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