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丹

作品数:33 被引量:191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血管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8篇血管造影
  • 8篇造影
  • 8篇脉络膜
  • 7篇荧光
  • 7篇荧光素
  • 6篇新生血管
  • 6篇眼底
  • 5篇眼底血管
  • 5篇眼底血管造影
  • 5篇荧光素眼底血...
  • 5篇综合征
  • 5篇黄斑
  • 4篇断层扫描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相干断层扫描
  • 4篇光学相干

机构

  • 3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巴中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3篇孟丹
  • 12篇严密
  • 11篇张军军
  • 10篇唐健
  • 9篇张美霞
  • 6篇黄永志
  • 5篇邓杰
  • 5篇韦纯义
  • 5篇杨兰芬
  • 5篇杜彩凤
  • 4篇张明
  • 3篇何为民
  • 3篇沈齐
  • 2篇马可
  • 2篇陆方
  • 2篇董凯
  • 2篇刘陇黔
  • 2篇陈晓明
  • 2篇纪淑兴
  • 1篇包力

传媒

  • 15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H902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长的基因工程药物KH902结膜下注射对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碱烧伤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4组:KH902实验组,30mg/mLKH902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组,1mg/mL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Ⅰ组用KH902溶剂结膜下注射,阴性对照Ⅱ组用生理盐水结膜下注射。造模后第28d对4组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新生血管面积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在造模后第28d,KH902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小于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Ⅰ组、Ⅱ组(P<0.05或P<0.01),VEGF的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30mg/mL KH902结膜下注射能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和形成。
李宇邓应平张明唐静孟丹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碱烧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双眼先天性巨大黄斑缺损一例被引量:2
2008年
患者男,15岁,因发现双眼眼视力差9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为足月顺产,G1P1,妊娠期无异常,家族中无此类疾病。否认眼外伤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3/0.3,左眼0.2/0.2,
周波唐健孟丹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病例报告
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8例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CEC患者28只息眼PDT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像、FFA及OCT检查结果,统计重复治疗的次数,观察治疗的安全性。28例患者平均年龄31.5岁,就诊时最佳矫正视力0.02~0.8。28只眼共治疗38次,其中,22只眼治疗1次,3只眼治疗2次,2只眼治疗3次,1只眼治疗4次。PDT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2行的视力明显改善者21只眼,占75.00%;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的视力稳定者5只眼,占17.86%;视力下降≥2行的视力下降者2只眼,占7.14%。FFA检查显示:21只眼CNV完全闭合,占75.00%;3只眼CNV部分闭合,占10.71%;4只眼CNV未闭合或CNV扩大,占14.29%。有6只眼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占21.43%。结论PDT治疗CEC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小病变,可以适当减小光斑治疗;对于一次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重复治疗应考虑其病因。
张美霞严密唐健张军军韦纯义孟丹
一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1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EFEMP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表型.方法 通过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研究一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临床特点,并对该家系的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FEMP1基因的所有编码外显子,并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野生型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家系中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前出血的先证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果 该家系中的两例患者EFEMP1基因第10外显子发生了C>T(R345W)杂合突变,而在该家系的健康个体及100名健康人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的突变.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患者术后随访,视力明显改善,眼底稳定.结论 该家系中EFEMP1基因的R345W突变导致了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对于治疗该疾病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良好的效果.
张婷谢雪璐曾志冰孟丹陆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糖尿病病程以及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 15 2 1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 DR患者的 FFA检查结果、病程、视力等临床资料。根据我国现行的 DR诊断、分期标准对 DR进行分期 ,按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对 DME进行分型 ,分析统计各期 DR中 DME的发生率以及 DME与病程、视力的关系。 结果  15 2 1例患者中 ,46 8例 791只眼存在 DME,占 30 .77%。DME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病程 10年的患者 ,在此期间 ,DME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有逐年上升和加重的趋势。DME中黄斑局限性水肿 36 1只眼 ,占 DME患者的 45 .6 4% ;黄斑弥漫性水肿 430只眼 ,占 DME患者的 5 4.36 %。DME在 DR 期中占1.13% ; 期中占 7.84% ; 期中占 41.98% ; 期中占 48.93%。 、 期中 ,由于视网膜增生、玻璃体积血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使 DME的发现率较低。黄斑局限性水肿在 DR 期中居多 ,占 2 2 .5 1% ,黄斑弥漫性水肿在 DR 期居多 ,占 31.48%。但有部分患眼在 DRI期出现了黄斑弥漫性水肿 ,而部分患眼在 DR ~ 期仍仅有局限性黄斑水肿?
张美霞杨兰芬罗成仁严密孟丹沈齐杜彩凤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视力损害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糖尿病
光动力疗法对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对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行PDT治疗的27例(32只眼)病理性近视合并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变化。结果27例患者的年龄为18~59岁,平均40岁;单眼CNV22例,双眼CNV5例;黄斑中心凹下CNV29只眼,旁中心凹CNV3只眼;近视度数为-6D~-12D,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者4只眼(12.5%),保持稳定者27只眼(84.4%),下降2行以上者1只眼(3.1%);视物变形消失者29只眼(90.6%)。FFA检测显示伴有漆纹样裂纹者12只眼,CNV完全闭合者17只眼,部分闭合者9只眼,未闭合者6只眼。27例患者PDT治疗的平均次数为1.3次。结论PDT治疗病理性近视患者的CNV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能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近视患者的视力下降,且症状明显减轻,可提高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视觉生活质量。(中华跟科杂志,2007,43:638-641)
张关霞严密张军军唐健韦纯义孟丹
关键词: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化光化学疗法
激光诱导弥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目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发生于黄斑区且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系列眼底疾病的病理改变,临床治疗棘手,通过激光诱导猕猴眼脉络膜新生血管,为探讨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有关疾病研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两只猕猴全麻下,Zeiss532激光机分...
张明夏庆杰张军军孟丹严密
文献传递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 方法 对 4 1例发病时间从 1周~ 10个月的 CEC患者的 4 3只患眼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 OCT检查 ,其中 2 7只患眼在 FFA检查的同时进行了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对比分析其 CNV的 OCT和 FFA及ICGA图像特征。 结果  CEC的 OCT图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 CNV(41.86 % )、边界不清的 CNV(30 .2 3% )、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 (16 .2 8% )、伴有浆液性 (6 .98% )或出血性神经上皮脱离的 CNV(4.6 5 % ) 5种形态。其中以边界清楚的 CNV和边界不清的 CNV为主 ,共占 72 .0 9%。视网膜血管造影 ,能清楚确定 CNV的边界者 ,FFA、ICGA检查分别为 12、2 0只眼 ;OCT从视网膜断层切面上能清楚确定 CNV边界者 2 3只眼。FFA检查上典型的 CNV,OCT图像通常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 CNV;FFA检查上非典型的 CNV,OCT图像表现为多种形态。 结论  CEC的 OCT图像特征以边界清楚的 CNV和边界不清的 CNV为主?
纪淑兴张军军唐健孟丹
关键词: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吲哚花青绿荧光素血管造影术CEC
Goldenhar综合征一例
2006年
患者,女,7月,因”出生后发现双眼、双耳前新生物”而就诊。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双眼及双耳前均有黄白色新生物,渐渐长大,父母将右耳前肿物用缝线结扎后,肿物自行脱落。父母非近亲婚配,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母亲孕期无服药史。查体:面部对称,能坐立,不能爬行,右眼颞侧角膜和球结膜部位可见一8mm×6mm类圆形黄白色肿物,质中,界清,与周边皮肤不相连。
董凯何为民吴章友孟丹
关键词:鳃弓综合征皮样瘤无眼畸形外耳道狭窄新生物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进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其在F-ERG及OCT上的特异性表现。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RP的患者37例(74只眼)及正常志愿者38例(76只眼)分别行F-ERG及OCT检查,分析其在F-ERG及OCT检查中的差异。结果 RP患者F-ERG中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为(73.24±6.42)ms、b波振幅为(22.87±22.48)μV;暗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4.57±6.30)ms,a波振幅为(35.45±25.54)μV,b波潜伏时为(48.19±8.18)ms,b波振幅为(119.47±50.89)μV;明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1.01±4.86)ms,a波振幅为(12.59±13.43)μV,b波潜伏时为(38.43±5.00)ms,b波振幅为(27.19±38.12)μV。正常志愿者F-ERG中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为(72.63±3.49)ms、b波振幅为(86.36±21.57)μV;暗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22.88±1.62)ms,a波振幅为(210.74±43.57)μV,b波潜伏时为(42.59±2.60)ms,b波振幅为(398.29±62.42)μV;明适应3.0 ERG a波潜伏时为(16.61±0.87)ms,a波振幅为(54.26±19.64)μV,b波潜伏时为(33.29±1.11)ms,b波振幅为(176.98±63.44)μV。两组之间除了暗适应0.01 ERG b波潜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48),其余各种反应之间a、b波的潜伏时及振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患者OCT所示以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 mm范围视网膜厚度为(218.66±74.14)mm,3 mm范围为(275.03±47.85)mm,6mm范围为(247.37±46.44)mm;正常志愿者OCT所示以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 mm范围视网膜厚度为(250.38±15.79)mm,3 mm范围为(323.64±17.26)mm,6 mm范围为(283.44±12.50)mm;两组之间的差异在各个范围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P患者在F-ERG上表现出各个反应的潜伏时延迟振幅降低,OCT上表现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变薄。因此,F-ERG和OCT可以有效地评价RP患者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可作为诊断RP疾病的有效方法。
包力王晓悦杜采凤孟丹刘陇黔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振幅视网膜厚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