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艳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 一种可防儿童坠落的儿科护理用病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儿童坠落的儿科护理用病床,包括病床本体、预设气囊、连接轴、扭力弹簧和牵引绳,所述病床本体的表面内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气囊,且预设气囊的内侧贯穿安装输气软管,并且输气软管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所述...
- 孟红艳周海英
- 一种防压疮产生的透气式牵引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压疮产生的透气式牵引带,包括透气海绵块,所述透气海绵块的后端中部缝纫连接有第一衔接带,所述第一衔接带的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第一气垫,其安装在第一衔接带的内侧,所述第一衔接...
- 周艳孟红艳
- 3M液体敷料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肛周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3M液体敷料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术后肛周护理采用碘伏棉球擦拭后用15 W烤灯照射,肛周皮肤发红时涂抹氧化锌软膏;观察组术后肛周护理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后喷涂3M液体敷料。比较两组患儿术后2周肛周皮肤情况、肛周护理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肤护理有效率、护理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肛周皮肤护理中应用3M液体敷料,对肛周皮肤起到保护作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省时,不易污染,提高了患儿家属执行操作的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
- 孟红艳黄萍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肛周皮肤护理
- 一种舒适度高的拆卸式婴儿奶嘴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度高的拆卸式婴儿奶嘴固定器,包括:奶嘴墩,所述奶嘴墩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连接块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拉环;第一连接带,其贯穿连接在衔接片与连接块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
- 周海英孟红艳张梦雅张媛媛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塑形式约束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塑形式约束带,包括约束体、塑形软钢丝和拉链,所述约束体的右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且约束体的内壁设置有竹钎维层,所述塑形软钢丝设置于竹钎维层的内侧,且塑形软钢丝的内侧设置有棉质层,所述棉质层的内侧设置有...
- 张媛媛孟红艳朱盼盼袁亚男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良式家庭用负压吸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家庭用负压吸引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且外壳的下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抽吸机构,通过抽吸腔数量的调节实现对抽吸压力的改变。该改良式家庭用负压吸引器,通...
- 孟红艳张媛媛 秦嘉蔓
- 一种方便观察且易于计量的引流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观察且易于计量的引流袋,包括主引流袋、挂钩和开关结构,所述主引流袋的外端设置有封边,且封边的内部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封边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主引流袋的前端面压印设置有容量条,且主引流袋的下端连接...
- 周海英孟红艳张梦雅张媛媛张蒙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挣脱偏移的儿童输液用手部隔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挣脱偏移的儿童输液用手部隔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手臂托板、小臂托板和卡合块,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前后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底座,且装置本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导杆,所述手臂托板右侧延长板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
- 孟红艳周海英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的护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13例BP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BPD患儿12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住院时间(66.64±26.76)d,最长130d,出院时体重(2516.36±501.30)g。结论在早产儿并发BPD治疗过程中,发育支持性护理、合理用氧、保持气道通畅、积极预防院内感染、经PICC或脐静脉插管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对家长的护理指导是BPD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王平李娜刘娟孟红艳张熠昕于芹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早产护理
- 不同年龄胆道闭锁患儿行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术的效果及预后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技术在不同年龄婴儿胆道闭锁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6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30~60 d组(20例)、>60~90 d组(28例)、>90~120 d组(18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术治疗,术中充分暴露肝门。比较三组患儿手术相关情况,肝纤维化程度及胆管反应程度,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率。结果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90 d组和>90~120 d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30~60 d组(P<0.05),>90~120 d组重于>60~90 d组(P<0.05);>60~90 d组和>90~120 d组胆管面积占比大于30~60 d组[(6.5±1.3)%、(8.4±1.5)%比(5.1±1.1)%](P<0.05),>90~120 d组大于>60~90 d组(P<0.05)。总胆红素不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三组总胆红素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2周,>60~90 d组和>90~120 d组黄疸消退率低于30~60 d组[46.4%(13/28)、16.7%(3/18)比75.0%(15/20)](P<0.05),>90~120 d组低于>60~90 d组(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儿黄疸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道闭锁患儿应用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技术可协助完成腹腔镜下肝门吻合术,降低中转手术率,手术效果较好。术后2周内患儿年龄越大,黄疸消退率越低,尽早治疗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 蔡久英王忍李炳夏顺林黄霞孟红艳
- 关键词:胆道闭锁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