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4篇血流
  • 2篇动脉
  • 2篇囊肿
  • 2篇结节
  • 2篇肝脏
  • 2篇超声检查
  • 2篇成像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囊
  • 1篇弹性成像
  • 1篇低频探头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对心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13篇常熟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季勇
  • 6篇钱孝纲
  • 5篇李剑平
  • 4篇叶萍
  • 2篇董磊
  • 2篇徐伟忠
  • 2篇邵明焕
  • 2篇吴雪峰
  • 1篇王秀宇
  • 1篇周奕
  • 1篇盛晓东
  • 1篇王梅芳
  • 1篇戴萍
  • 1篇李恂
  • 1篇金骁琦
  • 1篇龚铭杰
  • 1篇蒋继东
  • 1篇周建龙
  • 1篇范韬
  • 1篇朱宗成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因起搏部位不同是否对心功能产生不同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因高度房室阻滞行双腔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高位室间隔组及中位室间隔组,随访术后18个月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Tei指数,并测定NTpro-BNP浓度。结果术后18个月中位室间隔组与高位室间隔组比较,LVEF明显提高,LVEDD则明显缩小;中位室间隔组NTpro-BNP和Tei指数明显低于高位室间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位室间隔组术后与术前比较,LVEF有降低趋势,LVEDD有增大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室间隔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同样LVEF有降低趋势,LVEDD有增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中位起搏较右室间隔部高位起搏可明显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
金骁琦盛晓东周建龙范韬季勇朱宗成
关键词:房室阻滞间隔部起搏心力衰竭
原发性肝外胆管癌的超声与MRI成像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原发性肝外胆管癌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原发性肝外胆管癌,术前行超声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MRI检查比较,肝外胆管癌超声的检出率和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增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肝外胆管癌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肝外胆管癌而超声检查呈阴性的病例需联合MRI诊断。
季勇钱孝纲
关键词:超声检查MRI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间60例肝占位性病变病例为研究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测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2.7%、符合率92.9%、约登指数78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χ^(2)=8.8000,9.9068,9.3544,P<0.01);肝脏良性肿瘤行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18.25±3.04)、达峰时间(35.73±8.43)、减退时间(55.42±0.89)、持续强化时间(84.96±1.57)均大于恶性肿瘤(t=5.3487,5.4924,37.0273,82.0934,均P<0.01);而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9.57±3.43)低于恶性肿瘤(t=4.3096,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季勇陈刚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 N A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超声检查发现以实性为主但难定性的9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12枚)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U E)、US-FNAB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2枚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或随访确诊良性结节83枚,恶性结节29枚;US-FNAB诊断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2.86%、100.00%、97.50%,均显著高于UE的46.43%、28.77%、79.49%(P<0.05),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0.00%、2.50%,均显著低于UE的71.23%、20.51%(P<0.05)。结论:US-FNAB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季勇陈刚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
组织追踪法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协调性和纵向运动功能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追踪法(T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收缩协调性和纵向运动功能。方法利用TT技术获取22例HCM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运动曲线,分别测量心尖长轴、心尖二腔和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环、基底段中部、中段乳头肌水平的收缩期峰值位移(Ds)、相对室壁达峰时间差(△Dt)和峰值位移差(△D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Dt明显延长,△Ds明显增大,Ds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CM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协调障碍和纵向运动功能损害,TT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收缩协调性和纵向运动功能。
李剑平徐伟忠钱孝纲季勇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组织追踪法
前列腺被膜支动脉血流相关参数与血清tPSA含量和fPSA/tPSA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t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癌(P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组织学活检术和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160例,其中PCa8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76例(对照组),术前常规检测前列腺被膜支动脉的血流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PSA/tPSA的比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Ca组血清tPSA浓度及被膜支动脉RI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PCa组的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值与血清tPSA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0.32,P<0.001)。结论:本文分析显示,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值与血清tPSA浓度密切相关。本文被膜支动脉RI≥0.80指标在预测PCa方面的准确性高于血清tPSA和fPSA/tPSA比值中任一单项指标,在临床超声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季勇钱孝纲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胆囊肌纤维增生1例
2005年
季勇钱孝纲
关键词:胆囊
206例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硬化治疗术,因具有实时、方便、准确和安全的特点,已深受临床的欢迎,这种微创介入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已取代了一些不必要的创伤性手术.本文就206例共计216只囊肿,选用不同的穿刺径路和注入不同的硬化剂,通过分组比较以评估其临床疗效.
钱孝纲季勇叶萍杨明霞吴雪峰
关键词:囊肿硬化疗法超声检查介入性
甲状腺手术患者个性化颈过伸体位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个性化颈过伸体位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 =40例),试验组采用个性化颈过伸位,对照组采用常规颈过伸位,检测两组患者 C4~5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计算其变化量;统计两组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试验组减低,同时血流量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采用个性化颈过伸位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
王秀宇季勇张凌王梅芳周奕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椎动脉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CHS)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为对象,均接受TCD检测。统计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史、血压、颈动脉狭窄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的因素。并分析监测血流速度对CHS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7例(8.75%)出现CHS。单因素分析显示CHS组与非CHS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S组患者年龄高于70岁、血压高于150 mmHg、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90%的占比高于非CHS组患者,CHS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水平高于非C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OR=6.439;95%CI:1.548~20.137)、PSV(OR=5.063;95%CI:1.271~16.062)、PI(OR=4.448;95%CI:1.190~13.863)为影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血压与CHS无明显相关(P>0.05)。PSV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5(95%CI:0.747~0.917)、85.71%、78.08%;PI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95%CI:0.711~0.892)、71.43%、89.04%;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9(95%CI:0.661~0.856)、85.71%、79.45%;联合监测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4(95%CI:0.842~0.971)、100.00%、72.65%。联合检测诊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的AUC高于PSV、PI、颈动脉狭窄程度单独检测(P<0.05)。结论颈动脉
李剑平叶萍季勇吴涛陈刚龚铭杰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