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晋宇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核
  • 2篇抗结核
  • 2篇抗结核药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第5腰椎
  • 1篇腰椎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入路
  • 1篇生化指标
  • 1篇椎旁
  • 1篇椎旁肌
  • 1篇椎旁肌间隙
  • 1篇组织工程支架
  • 1篇肱骨
  • 1篇肱骨干
  • 1篇肱骨干骨折
  • 1篇骶椎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7篇安晋宇
  • 3篇高立波
  • 3篇吴一雄
  • 3篇马远征
  • 3篇胡辉东
  • 2篇李桂军
  • 2篇李大伟
  • 2篇崔旭
  • 2篇文会龙
  • 1篇王亮
  • 1篇高磊
  • 1篇方晓辉
  • 1篇陆佳俊
  • 1篇李桂军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性脊柱结核的特点及保守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脊柱结核的特点及单独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老年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纳入选择标准的36例经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行保守治疗的老年性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3.5岁。36例患者病灶均处于活跃期,血沉及CRP水平高于正常。治疗方法为联合用药(3HRZE/6-9HRE),疗程9~12个月。随诊通过观察结核症状、化验指标和放射学的影像变化以评价疗效并调整用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31例患者化疗9~12个月结核病灶治愈,血沉及CRP恢复正常;4例(对利福平或异烟肼耐药)选用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结核药物化疗15个月后痊愈;1例患者结核症状加重,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缓解,血沉及CRP恢复正常。影像学变化:治疗后X线及CT示椎体骨质硬化、融合,未见明显后凸畸形,1例手术患者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分别为(17.6±2.3)°、(18.1±2.7)°(P>0.05);MRI示椎旁脓肿吸收,椎体炎症消退。VAS评分治疗前为6.5±1.7,末次随访时为1.4±0.5(P<0.05)。7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暂时停药并配以对症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早期老年脊柱结核病例,在严格的督导下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行规范的个体化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安晋宇李大伟崔旭马远征
关键词:抗结核药老年人
定向缓释抗结核药物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制
目的:针对骨结核手术治疗的需求,研制一种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以同时满足骨缺损的替代和药物定向缓释的需求,为解决骨结核所致骨缺损的修复问题提供新思路。为相似病症中同时填覆缺损和药物局部释放治疗寻求可靠的依据和积累科学数据。...
安晋宇
关键词:骨结核磷酸三钙药物载体
文献传递
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减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男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RA)患者骨量减低的相关情况及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9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8例,年龄(64.39±9.44)岁,对照组为40例健康正常人群,年龄(63.53±8.14)岁。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腰椎(L1~4)及左侧股骨近端(包括FN、Troch、Ward、Total)骨密度;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AP、BGP、CTX;记录RA患者的ESR、CRP、关节肿胀及压痛数、RF以及CCP等情况。分析比较两组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左侧股骨颈、整体髋骨BMD测量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且类风湿关节炎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在骨生化指标方面,类风湿关节炎组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MI、CRP、DAS28-ESR及CTX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0.014),DAS28-ESR>5.1(OR=21.433)及CTX>0.7 ng/mL(OR=25.875)是男性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样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BMI、DAS28及CTX等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
安晋宇文会龙高立波方晓辉李桂军高磊吴一雄胡辉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骨生化指标高危因素
Wiltse椎旁肌间隙后外侧椎间孔入路治疗第5腰椎/第1骶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2016年
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治疗的43例第5腰椎(L5)/第1骶椎(S1)滑脱经Wiltse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中,20例行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TLIF组),23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PLIF组).TLIF和PLIF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9.6±0.9)和(16.1±1.5)cm,手术时间为(125.6±13.0)和(156.4±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218.7±22.5)和(326.5±20.1)ml,手术情况TLIF组优于PLIF组(均P=0.000).S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骶骨中线距离分别为(29.4±1.9)和(28.5±1.0) mm(P =0.069),表明S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相近;螺钉尖端外缘距骶骨中线距离分别为(12.9±3.6)和(19.4±3.1)mm,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分别为(23.3±2.1)和(18.8±2.9)&#176;,植入骶骨中椎根弓螺钉长度分别为(40.9±2.6)和(35.6±2.9) mm,TLIF组显著优于PLIF组(均P=0.000).提示,Wiltse椎旁肌间隙后外侧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脊椎滑脱创伤小、组织结构破坏少,能获得更为坚强、安全的S1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
安晋宇吴一雄陆佳俊胡辉东高立波李桂军
关键词:肌间隙入路
肱骨干骨折两种桥接系统固定方式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桥接系统杂合与双棒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应用桥接系统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杂合固定(hybrid fixation, HF),19例采用双棒结构固定(double-rod fixation, DR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H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DRF组(P<0.05),但是,HF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DRF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外展-内收、肘屈-伸活动度及ASES评分随时间推移均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1个月时,HF组的肩外展-内收、肘屈-伸活动度及ASES评分优于DRF组(P<0.05),但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HF组为77.78%,DRF组为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显示HF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DRF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相较与双棒桥接系统固定,杂合式桥接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医源性损伤更小,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安晋宇李桂军高立波文会龙胡辉东吴一雄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干细胞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2011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并且不表达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无免疫排斥反应,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干细胞应用于重度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安晋宇王亮马远征
关键词:干细胞骨质疏松症
脊柱结核与骨量减低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脊柱结核是骨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老年性脊柱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甚至伴发骨质疏松。而结核病是否会引起患者骨量减低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和健康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分析比较,探讨脊柱结核与骨量减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10例脊柱结核患者和98例健康正常人。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整体髋的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TX)。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整体髋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脊柱结核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在骨生化指标方面,脊柱结核组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脊柱结核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整体髋骨密度与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脊柱结核可能会导致骨量减少,其发生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促进骨吸收有关;骨质疏松预防性治疗可减少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安晋宇李大伟崔旭马远征
关键词:结核脊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