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永佳

作品数:2 被引量:9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东北玉米
  • 2篇玉米
  • 1篇低温冷害
  • 1篇作物
  • 1篇作物模型
  • 1篇冷害

机构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庄立伟
  • 2篇王石立
  • 2篇宋永佳
  • 2篇史学丽
  • 2篇刘布春
  • 1篇卢志光

传媒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的低温冷害预报应用研究
采用改进的“新热量单位”发育模型,结合前人作物模型研究成果建立了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模拟了12站40年(1961~2000年)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天数为低温冷害指标,以此评估冷害发生的程度,符合历史事实。低...
刘布春王石立庄立伟宋永佳史学丽
关键词:低温冷害玉米作物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的低温冷害预报应用研究被引量:98
2003年
在田间试验资料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发育模型和分区作物参数 ,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 ,并利用模型模拟了 1 2站 40年 ( 1 961~ 2 0 0 0年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天数为低温冷害指标 ,分析了历史低温冷害年及减产情况。模拟了典型冷害年和 40年气候平均的 0 .2 5°× 0 .2 5°网格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 ,探讨了与区域气候模式结合进行低温冷害预报的方法。主要结论有 :①玉米发育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玉米发育期和发育期对低温冷害的响应 ,以抽雄期延迟天数为冷害指标评估的历史冷害发生状况基本符合历史实况。②模型有一定的模拟玉米生长量对低温冷害响应的能力 ,但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数据校正品种参数 ,完善模型。③利用GIS技术 ,结合区域化的作物参数运行区域作物模型 ,是作物模型区域化应用的一种解决方案。④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解释性好 ,根据确定的冷害指标 ,以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结果驱动玉米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低温冷害 ,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刘布春王石立庄立伟卢志光史学丽宋永佳
关键词: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