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琦

作品数:32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休克
  • 10篇血性
  • 10篇失血
  • 10篇失血性
  • 9篇胰腺
  • 9篇胰腺炎
  • 9篇腺炎
  • 7篇失血性休克
  • 6篇蛋白
  • 6篇急性胰腺炎
  • 5篇信号
  • 5篇休克大鼠
  • 5篇通路
  • 5篇乌司他丁
  • 4篇信号通路
  • 4篇乳酸
  • 4篇内镜
  • 4篇NF-ΚB
  • 4篇超声
  • 4篇创伤

机构

  • 32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32篇宋琦
  • 26篇王振杰
  • 18篇邱兆磊
  • 15篇李磊
  • 14篇程峰
  • 11篇纪忠
  • 11篇姜海
  • 8篇郑传明
  • 7篇窦贺贺
  • 6篇杜召辉
  • 4篇夏群
  • 3篇夏菁
  • 3篇仝心源
  • 3篇尹俊
  • 2篇杜杰
  • 1篇黄静
  • 1篇张振海
  • 1篇胡前
  • 1篇况勇
  • 1篇赵小彦

传媒

  • 12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淮海医药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电凝法止血。结果在鼻内镜下对发现的出血点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3例患者同时予以明胶海绵局部填塞,患者均获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法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俊宋琦仝心源况勇
关键词:鼻出血电凝法鼻内镜技术
血清淀粉样蛋白A、肝素结合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胆道感染未并发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35例和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组)82例,其中,脓毒症组病人根据有无休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普通组)5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27例。观察病人入科24 h内血清SAA、HBP、PCT、白细胞(WBC)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指标对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非脓毒症组和普通组、休克组病人血清HBP、PCT、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脓毒症组、普通组、休克组病人组间血清HBP、PCT、SAA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各组W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按照随访结果,以28 d病人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病人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17例,死亡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BP、PCT、SAA均为脓毒症病人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P、HBP+PCT诊断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敏感度较高,HBP+SAA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SAA、HBP、PCT对胆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中HBP具有较高敏感度,而HBP和SAA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
周子翔郑传明徐志鹏宋琦王振杰
关键词:胆道感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失血性休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家族在受到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多种信号分子刺激后发生磷酸化而活化,活化后的MAPKs可参与应激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及介导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不仅有血液动力学部分,还有炎症反应部分及休克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器官损伤。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不仅仅满足于控制出血及液体复苏恢复组织灌注,同时还应关注其炎症反应,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随着对创伤及失血性休克与MAPK通路研究的进行,MAPK信号通路与失血性休克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更多以该条通路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将得到更好的理论支持。本文就MAPK信号通路与失血性休克所致器官损伤、炎症反应等相关性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综述。
宋琦王振杰
关键词:MAPK信号转导通路失血性休克炎症反应器官损伤
Peutz-Jeghers syndrome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2021年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Peutz和Jeghers在1921年和1949年首次报道并命名的一种遗传性罕见疾病,主要是以胃肠道多发息肉、皮肤黏膜黑斑、家族遗传性为特征[1]。早期表现不明显,易被忽略,后期易发生肠套叠、消化道出血、癌变等。目前认为基因LKBI/STK11的突变与黑斑息肉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将本科2016-2018年收治的7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案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邱兆磊程峰李磊姜海宋琦徐志鹏王振杰纪忠张福龙赵亨张怀胜徐远
关键词:黑斑息肉综合征家族遗传性诊治方案罕见疾病皮肤黏膜肠套叠
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整合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2组学员临床技能考核结果和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学员清创缝合术、洗胃术、气管插管术、留置鼻胃管术、心肺脑复苏术、病例分析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员健康意识、急救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急救技能、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邱兆磊赵小彦王振杰程峰李磊张振海窦贺贺宋琦徐志鹏张福龙赵亨王世杰
关键词:医学教育急救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醋酸钠林格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其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CR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R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LR组)和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各8只。各组大鼠制备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0 mmHg),CR组不予复苏,NR组、LR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相应液体进行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组、LR组、NR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R组(P<0.01),AR组和LR组IL-10 mRNA均高于CR组(P<0.01和P<0.05),AR组IL-4 mRNA均明显高于LR组、NR组和CR组(P<0.01)。AR组、LR组、NR组大鼠p65(Ser536)磷酸化、p65(Lys310)乙酰化、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R组(P<0.05~P<0.01),且AR组均低于NR组和LR组(P<0.05~P<0.01);AR组、LR组、NR组MKP-1乙酰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R组(P<0.05~P<0.01),且AR组和LR组均明显高于CR组(P<0.01)。结论: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MAPK信号的表达保护心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
王振杰徐志鹏陈硬宋琦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乳酸钠林格液
乌司他丁通过miR-146a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炎性损伤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能否在醋酸钠林格液的基础上影响miR-146a及TLR4/NF-κB信号通路以进一步削弱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肾组织炎性损伤。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休克未复苏组(SR组)、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和乌司他丁联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UR组),每组各8只。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iR-146a和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及抑炎因子IL-4、IL-10的mRNA表达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NF-κB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在病理学方面的改变。结果:与SR组比较,AR组和UR组肾组织中miR-146a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与AR组相比,UR组中miR-146a的mRNA表达仍有升高(P<0.01)。与SR组相比,AR组和UR组中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与AR组相比,UR组中TNF-α的mRNA表达仍有明显降低(P<0.01)。与SR组比较,AR组和UR组中IL-1和IL-6的mRNA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UR组与A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组和AR组相比,UR组中IL-4和IL-10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而SR组和A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组相比,AR组和UR组的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与AR组相比,UR组中TLR4和NF-κB的表达仍有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可见,与SR组相比,AR组和UR组肾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均有明显减轻,但UR组较AR组减轻程度更为明显。结论:乌司他丁可能在醋酸钠林格液减轻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组织炎性损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46a的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调控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王振杰陈硬宋琦徐志鹏纪忠邱兆磊郑传明李磊程峰
关键词:乌司他丁肾组织MIR-146A
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心肌损伤病人9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及参附注射液,整个疗程共10 d。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在治疗前、治疗5 d和治疗10 d后分别测定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2组生化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 2组NT-proBNP、cTnI、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5 d后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治疗前后相比,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调节cTnI、CK-MB、NT-proBN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赵亨邱兆磊王振杰程峰纪忠张福龙李磊宋琦徐志鹏王如意王世杰张怀胜徐远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害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
CBL-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灾难救援检伤分类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C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灾难救援检伤分类教学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蚌埠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的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一班32人,实验二班31人。实验一班接受CBL-情景模拟教学法,实验二班接受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CBL-情景模拟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与传统教学比较,CBL-情景模拟法能显著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技能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P<0.01)。结论CBL-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于培养医学生处理灾难救援检伤分类的能力,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稳步提高灾难救援医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李磊夏群宋琦王振杰邱兆磊
关键词:CBL情景模拟灾难救援检伤分类
醋酸钠林格液对休克大鼠肺炎性介质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对肺炎性介质及其JNK(c-Jun N-terminal kinas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3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休克不复苏组(CR,n=8),生理盐水组(NR,n=8),乳酸钠林格液组(LR,n=8)和醋酸钠林格液组(AR,n=8)。CR组、NR组、LR组及AR组制备成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405mmHg),NR组、LR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min应用不同液体进行30min液体复苏,复苏后观察4h,CR组不予复苏。NR组、LR组及AR组复苏后4h取大鼠肺组织;CR组休克观察4h(若动物死亡则动物死亡即刻)后取大鼠肺组织。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的TNF—α mRNA、IL-4mRNA、IL-10mRNA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JNK磷酸化和MKP-1乙酰化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在大鼠肺组织中IL-4mRNA表达AR组比CR组、NR组、LR组增加(CR组:0.42±0.34;NR组:2.60±0.66;LR组:6.24±2.95;AR组:11.08±4.24;P〈0.05);在大鼠肺组织IL-10 mRNA表达AR组比CR组、NR组、LR组明显增加(CR组:0.25±0.25;NR组:2.79±1.62;LR组:3.51±1.66;AR组:9.35±2.86;P〈0.01);大鼠肺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AR组比CR组、NR组、LR组明显降低(CR组:4.98±1.26;NR组:2.50±0.76;LR组:3.87±3.00;AR组:0.19±0.09;P〈0.01)。在大鼠肺组织中JNK磷酸化水平,AR组明显低于CR组、NR组、LR组(CR组:0.52±0.12;NR组:0.42±0.08;LR组:0.30±0.08;AR组:0.17±0.06;P〈0.01)。AR组大鼠肺组织中MKP-1乙酰化水平比CR组、NR组、LR组明显升高(CR组:0.14±0.07;NR组:0.30±0.07;LR组:0.37±0.02;AR组:0.48±0.06;P〈0.01)。相比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液,应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洼休克大鼠能促进MKP-1乙酰化�
宋琦徐志鹏王振杰邱兆磊李磊杜召辉纪忠
关键词:炎性介质JNK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