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钢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论语
  • 7篇《论语》
  • 4篇《论语》学
  • 2篇札记
  • 2篇文学
  • 2篇集解
  • 2篇《论语集解》
  • 2篇《学而篇》
  • 2篇辨析
  • 1篇代文
  • 1篇断句
  • 1篇断限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学术史
  • 1篇义疏
  • 1篇昭明文选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机构

  • 13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13篇宋钢

传媒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文史哲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论语·学而篇》札记
2010年
《学而篇》因为在《论语》中的特殊地位,历来倍受关注,然而学术界对其中不少章节字句的理解,却不能尽如人意。兹选取较为难解或分歧较多之处,试作重新诠释,以期为论语学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宋钢
关键词:《论语》《学而篇》辨析
《论语》“不重”章断句、释义辨析
2014年
断句、释义两端,互为表里,既关乎文本,亦关涉文义,故为传统古典学之精髓。兹以《论语》“不重”章为例,试作辨析。《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宋钢
关键词:《论语》断句释义《学而篇》忠信君子
江苏《论语》学论纲——以近代为断限
2013年
江苏《论语》学历史悠久,代不乏人,成果丰硕,因而是整个《论语》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梳理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归纳其不同成果的特色与贡献,探讨其主要内容与重大影响,对丰富和深化《论语》学研究,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钢
关键词:《论语》学
何晏的《论语》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何晏是现存最早的《论语》学代表著作《论语集解》的编纂者,同时也是《论语》学的研究者。他的《论语》学研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对他人《论语》学成果的裒集;一是自己对《论语》的注释和理解。何晏的《论语》学研究体现了从汉儒到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因革创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古学术转型的方式与规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论语》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宋钢
关键词:《论语》学
《昭明文选》与“选学”的兴起
2008年
结合《文选序》及相关文献,探讨《昭明文选》包含的文学观念及文体分类思想,进而梳理《文选》成学的文献依据,兼具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等多方面价值。
宋钢
关键词:《昭明文选》文学自觉文体分类
学术史视野下的六朝论语学
2009年
论语学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特别是经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论语学发展史,六朝是论语学的成型和成熟时期。完成于该时期的何晏的《论语集解》、王弼的《论语释疑》、郭象的《论语体略》和皇侃的《论语义疏》等,形成了论语学研究史的第一个高峰。六朝论语学不仅在诠释手法上,而且在思想方法上,都呈现出有别于两汉学者的新创。具体表现为:阐释方法的新变;《论语》被放大;孔子被拔高;论语学真正进入学术层面。
宋钢
关键词:六朝经学史论语学
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感言
2008年
怎样通过对文学史的讲述和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即通过宏观的勾勒和微观的透视,使学生对某一时期文学的来龙去脉及主要特点等有所了解,并进而理会该时期文学区别于其它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本文选取了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作家风格和面貌两端,结合教学实际,作了论述.
宋钢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魏晋南北朝
汉儒《论语》注存在的问题——以《论语集解》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论语》文本编定之后,最早为之作注的是汉儒,因而汉儒的《论语》注在论语学史上居于首要和重要的地位。但囿于时代和学术思潮的影响,汉儒《论语》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阐释方法简单;思想认识片面;征引文献错误等。
宋钢
关键词:汉儒
《论语》学三题
2013年
《论语》学作为传统专门之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问题众多。文章主要围绕《论语》的编纂、《论语》的意义解读及孔子的思想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在固有旧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阐释,为《论语》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宋钢
关键词:孔子思想辨析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被引量:2
2006年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既关乎六朝经学、学术的诸多情况,又与该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梁代的文教政策等密切相联。对之加以探讨,兼具学术史、思想史等多方面价值。
宋钢
关键词:《论语义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