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传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面上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人精子蛋白22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 2006年
-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精子蛋白SP2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用BL/21菌表达的SP22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分泌SP22单克隆抗体(M 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技术,W estern印迹方法鉴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法探讨SP22在人精子表面的分布与定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SP2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细胞培养液浓缩上清和混合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1000和1∶3 200,抗体亲和力为1.0×107L/mol,小鼠IgG亚类均为IgG1,W 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人精子SP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22主要定位于精子的顶体部位。结论: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人SP22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的效价和特异性,并且能特异地与人精子表面的SP22蛋白结合。
- 王新刚宛传丹黄宇烽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精子
- 人精子蛋白SP22的cDNA克隆、表达及纯化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精子蛋白SP2 2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睾丸附睾毒物氯醇硝唑作用于大鼠生殖系统时 ,精子表面SP2 2大量脱落至附睾液中 ,导致生育力降低。深入研究发现SP2 2与生育力存在量的关系。从人睾丸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克隆出人睾丸组织中的SP2 2基因 ,连入pGEM Teasyvector进行cDNA克隆测序。再亚克隆到pET 2 8a c( + )vectors成功构建pET 2 8a c( + )vectors SP2 2表达载体 ,并转化BL2 1 (DE3) ,以IPTG诱导表达 ,对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后以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 30 %。所得蛋白可推动SP2 2的蛋白结构活性、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在男性不育、癌症等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宛传丹黄宇烽许晓风
- 关键词:蛋白S人睾丸附睾人精子CDNA克隆IPTG
-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
- 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G显带技术和NOR技术,对1例47,XY,inv(9)(p11q13),+mar和1例46,XY,t(5;?)核型进行诊断。病例1的额外标记染色体片断来源于15号染色体,患者核型为47,XY,i...
- 王云华崔英霞郝丽君拜红霞宛传丹黄宇烽
- 关键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 文献传递
- 精子蛋白SP22在毕赤氏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克隆人睾丸精子蛋白SP22基因在毕赤氏酵母中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RT-PCR克隆出睾丸SP22基因,导入pGEM-T克隆载体。再亚克隆到酵母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HIL-S1。电击转化将重组质粒pHIL-S1/SP22导入GS115酵母菌株。筛选出阳性克隆,以甲醇诱导分泌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法从培养上清中纯化目的蛋白。结果:SP22编码序列与人致癌基因DJ1基本相同。重组质粒正确插入酵母基因组后,甲醇诱导SP22表达并分泌至培养上清中,表达量约占上清总蛋白的20%。纯化出的目的蛋白为糖蛋白,能被免疫印迹证实。结论:成功构建了酵母GS115/pHIL-S1/SP22重组型表达菌株,并纯化获得糖基化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及生理功能打下了基础。
- 宛传丹黄宇烽许晓风
- 关键词:基因克隆
- 精子蛋白SP22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精子蛋白SP22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并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的多功能蛋白。SP22定位于精子表面,具有酶活性,能够辅助精子穿入卵子,在ras因子共同作用下具有致癌活性。各物种中SP22高度保守,说明它对生命的重要性。目前对SP22与男性不育、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SP22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功能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宛传丹黄宇烽许晓风
- 关键词:生殖致癌
- 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 2005年
- 利用RT-PCR技术,从稳定分泌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Lipocalin-typeprostaglandinDsynthase,L-PGDS)单克隆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得抗体可变区基因;通过一柔性连接短肽[(Gly)4Ser]3,SOEPCR法将此重、轻链可变区拼接成完整的抗人L-PGDS单链抗体基因,并装入表达载体pET-28a(+),在BL21宿主菌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检测显示,在低剂量0.02mmol/LIPTG诱导和较低温度25℃或28℃条件下培养,重组菌表达了一定量的可溶性单链抗体。后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得率为2mg/100ml,纯度达92%;双夹心ELISA和免疫荧光竞争抑制实验证实,纯化后的单链抗体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 朱国华陈德宇黄宇烽宛传丹许晓风
- 关键词:单链抗体
-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检测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和衍生染色体。方法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G显带技术和NOR技术,对1例47,XY,inv(9)(p11q13),+m ar和1例46,XY,t(5;?)核型进行诊断。结果病例1的额外标记染色体片段来源于15号染色体,患者核型为47,XY,inv(9)(p11q13),+SMC(15)。病例2的核型为46,XY,der(5)t(4,5)(q27;q35)。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核型—表型进行了分析。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对于来源不明的标记染色体和衍生染色体的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
- 王云华崔英霞姚兵郝丽君拜红霞宛传丹黄宇烽
- 关键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 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KABP调查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调查南京地区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STD/AIDS)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 (KABP) ,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方法 :对 72 0例某收容教育所学员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对STD/AIDS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 ;性交易时预防性病的措施不正确 ,安全套使用率低 ;患性病时常到个体诊所进行不正规治疗。 结论 :高危人群对STD/AIDS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提高 ,求医方式需加以正确的引导 ,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性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 黄宇烽陈德宇金保方戈一峰宛传丹朱照平朱国华洪萍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安全套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ERIC基因分型方法的应用及意义评估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基因分型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分型方法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应用重复序列PCR(ERIC-PCR)分析方法进行分型,以细菌耐药鉴定系统及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高。ERIC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为5型,其中A型10株、B型7株、C型3株、D型2株、E型1株。结论:ERIC-PCR能有效地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分型。临床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程度严重,有多种基因型并存,与耐药程度有相关性。
- 宛传丹熊怀民盛建华吴承
-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基因分型
- 血浆p53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产物突变情况,再与各生物参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28例(47%,28/60)p53基因突变。结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在NSCL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的治疗反应的判断以及远处转移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 于正洪陈龙邦施毅宛传丹
- 关键词:肺肿瘤核酸类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