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改萍 作品数:30 被引量:2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长治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葛根素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葛根素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探讨葛根素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分别为葛根素25、40、50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min。用BL-420E+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各浸泡时间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最适强度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经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后,引起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除25mg组和40mg组各浸泡5min后无变化外,其余各实验组的阈强度、最适强度和不应期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或延长,与浸泡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5,P<0.01)。3组浓度间比较:葛根素50mg组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明显大于葛根素25mg组和40mg组(P<0.05,P<0.01)。3组神经干动作电位消失后置新鲜任氏液浸泡均可再现。结论:葛根素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可逆性阻滞动作电位的产生。 王东吉 尚改萍 李婷 李旭炯关键词:葛根素 蟾蜍坐骨神经干 动作电位 不应期 褪黑素对谷氨酸神经毒性及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神经细胞损伤及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加入谷氨酸造成神经元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神经细胞存活率,G ress法测定NO的含量,观察褪黑素对谷氨酸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谷氨酸造成神经细胞的MTT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褪黑素可使MTT活性显著增强(P<0.05);同时,谷氨酸造成神经细胞的NO释放量显著增加(P<0.05),褪黑素亦可明显抑制NO的释放(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抑制谷氨酸造成的NO释放增加拮抗其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王东吉 武延隽 尚改萍 王黎敏关键词:一氧化氮 谷氨酸 神经细胞损伤 PBL教学法在麻醉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010年 PBL教学模式是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医学教学方法。文章针对在普通医学院校麻醉生理学教学中试行PBL法,变传统教学过程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PBL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体会。 刘燕 张翠英 尚改萍 王东吉 郭晓姝 李旭炯关键词:PBL 麻醉生理学 教学 川芎嗪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研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I/R)过程中海马组织磷脂酶A2 (PLA2 )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 :先夹闭 2 0min造成脑缺血 ,松夹即为再灌注 ,建立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兔随机分为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川芎嗪治疗组 (川芎嗪组 )和假手术对照组 (SOC组 )。应用pH酸度计检测海马组织PLA2 的活性 ;采用干湿重法、TTC染色法测定皮层脑组织含水量、梗死面积 ;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I/R组再灌注 1h、6h和 1 2h后海马组织PLA2 活性较SOC明显增高 (P <0 .0 1 ) ;川芎嗪组 ( 1h、6h、1 2h)PLA2 活性明显降低 ,与SOC组和I/R各相应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 ,且随再灌时间延长 ,PLA2 活性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同时川芎嗪组能显著降低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 ,脑组织病理变化也轻于I/R组。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降低脑组织PLA2 活性 ,改善脑循环 ,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王东吉 尚改萍 连为民 杨苏敏关键词:川芎嗪 脑缺血 磷脂酶A2 三七皂甙单体Rg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 reperfusion,MCA-I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三七Rg1治疗组(Rg1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层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在脑细胞中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相点(再灌注0.5h、6h、12h、24h、48h和60h组)、皮层脑组织细胞凋亡数及cPLA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Rg1组能明显降低皮层脑细胞凋亡与坏死,同时也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及cPLA2在皮层脑细胞中的表达(P<0.05)。结论: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通过抑制或下调cPLA2蛋白表达及其相关介质水平。 王东吉 尚改萍 武凡 杨苏敏 武延隽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胞浆型磷脂酶A2 细胞凋亡 川芎嗪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30 min 6个时间点。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各浸泡时间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最适强度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经不同浓度盐酸川芎嗪液处理后,引起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和最适强度增大,不应期延长,与浸泡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3组浓度间比较:随川芎嗪液浓度增高对神经干电生理指标影响越明显(P<0.05,P<0.01)。经任氏液重新浸泡,消失的动作电位仍可恢复。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可逆性阻滞动作电位的产生。 王东吉 尚改萍 曹文君 王黎敏 李淑芬 冯改壮关键词:盐酸川芎嗪 蟾蜍坐骨神经干 动作电位 不应期 NF-κ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NF-κB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2、6、12、24、48 h时取脑海马CA1区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NF-κBp65、NF-κBp50,原位杂交方法测定IL-6,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海马CA1中的NF-κBp65、NF-κBp50蛋白和IL-6 mRNA表达明显增强;NF-κBp65、NF-κBp50蛋白与IL-6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存活神经元数目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NF-κB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王东吉 尚改萍 王黎敏 李婷 李淑芬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 IL-6 高渗盐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干C纤维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995年 本实验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高渗任氏液(以下简称盐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干C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C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与高渗液作用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959—0.993);(2)C纤维动作电位的消失时间随盐液渗透压增加而明显提前,但C纤维动作电位的消失是可逆的;(3)A和C类纤维比较,C纤维动作电位幅度较低,传导速度较慢,但高渗盐液作用后动作电位消失时间却明显短于A纤维。以上结果提示:高渗盐液对A类和C纤维动作电位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产生临床镇痛效应的重要原因。 祁金顺 尚改萍 李文朝 王黎敏 李俊峰关键词:高渗盐液 C纤维 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 痛觉 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13 2013年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PBL法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尚改萍 王东吉 张翠英 刘燕 李淑芬 李旭炯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生理学 教学质量 推行主讲教师负责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2006年 在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认真严谨精神的培养、全面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陈旧的思想教育观念使得基础医学教育改革创新顾虑重重,举步维艰。长治医学院在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推行主讲教师负责新机制,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教师责任感,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基础医学教育工作。 王东吉 张翠英 尚改萍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