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木子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村庄婚姻圈变迁及影响机制分析——以华北F村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通过分析华北F村200对夫妻调查数据,运用定序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从人口流动、结婚变量和个人特质三个方面解读了在城市化背景下村庄婚姻圈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F村男性村民出生年代越晚,结婚年代越近,通婚范围越远;同时,择偶时间、方式、家庭背景和村庄非农化水平成为影响通婚范围的主要因素。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教育程度、是否外出打工等社会性因素并不对通婚范围构成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择偶时间发挥作用。
- 张翼尹木子
- 关键词:非农化
- 超大城市空巢青年城市认同感与留城意愿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青年人口作为城市中富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对城市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活和工作状态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超大城市在资源环境、工作负荷和生活压力等方面的严峻形势,使得对空巢青年人口生存状况的探讨尤为重要。通过比较分析2015年北京市青年人口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发现超大城市空巢青年的留城意愿主要受工作因素的影响,在缺少家人陪伴的情况下,空巢青年的经济压力和生存状况堪忧,对其留城意愿构成了较大制约。构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超大城市空巢青年的留城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 尹木子
- 关键词:留城意愿
- “预聘-长聘”制度会提升中国大学科研生产力吗
- 2020年
- 基于全国148所大学2015—2019年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面板数据,检验评估两类“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16—2018年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中,“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却导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量逐渐递减;“首聘期科研考核”制度的实施则降低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仅使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略有提升;“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 尹木子
- 关键词:科研生产力期刊论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发文数量
- 高校新教师离职问题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为例,以跟踪调研的方式,详细解读了该校实施首聘期科研任务考核后出现的新教师离职现象。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地方政府基于人才强省目标积极支持高校发展,地方高校应对自身发展和上级压力倾力引进人才。在高校内部“强激励”、对人才的“弱支持”、人才引进失败后的“无惩罚”运作逻辑下,许多新教师陷入“招聘—解聘—再招聘”这一循环往复的“招聘游戏”中。
- 尹木子
- 关键词:激励机制
- 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及讨论
- 2015年
- 村庄非农化是指村庄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表现出了与传统村庄不同的特征,并逐渐拥有现代城市特质的现象。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H省D镇下属的五个村庄进行的问卷调研和田野考察,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究村庄在生计模式、村庄服务业、村容村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领域呈现的非农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构村庄非农化的概念。
- 尹木子
- 关键词:城市化
- “预聘-长聘”制度会提升中国大学科研生产力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的政策评估被引量:31
- 2020年
- 本文基于全国148所大学2015-2019年国际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构建“准自然实验”研究,以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处理组,以未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为对照组,检验评估两类“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16—2018年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中,“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却导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量逐渐递减;“首聘期科研考核”制度的实施则降低了大学的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仅使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略有提升;“预聘—长聘”制度对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总体来看,“预聘—长聘”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大学科研生产力,但“首聘期科研考核”制度的激励效果不佳。此外,中国大学在实施“预聘—长聘”制度过程中要注意科研产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 尹木子
- 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性事件参与风险分析
- 2016年
- 本文利用2013年北京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流动人口参与直接利益和非直接利益两类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参与直接利益和非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的具体诱因存在较大差异,非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公平感是诱发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根源,而新生代流动人口对于政府的信任感与群体性事件密切相关。因此,政府是解决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性事件的主导力量,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应该承担重要责任。
- 尹木子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不公平感反省学术批评
- 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负二项分布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的来看,工作特点和主观选择是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讲,工作单位所属行业、所处地域、正规化程度以及女性流动人口的职业身份、流入时间、社会关系资本、户籍和教育水平等主客观要素都对参保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还区别研究了女性流动人口参加不同类别保险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详细解读。研究发现,农村户籍女性流动人口的参保情况堪忧,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较高风险,需要政府予以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尹木子
-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险LOGISTIC回归
- 公益性电视节目的特点与反思——以央视《等着我》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近年来,央视和各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设置日益丰富,内容越来越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日常琐事和情感故事也被越来越多地搬上了荧屏。在媒体服务社会建设的大趋势下,为普通民众排忧解难的公益性节目开始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亮点。由于这类节目更贴近人们的内心,能够展现社会中的真情实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本文以央视《等着我》为例,对公益性电视节目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这类节目更好地发挥公益作用。
- 尹木子
- 关键词:电视节目央视普通民众地方电视台节目设置
- 女性主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二胎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女性主妇化的关注。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性别观念、二元劳动力市场、新经济新技术三个方面解读了已婚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拥有传统性别观念、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缺少家用电器使用的已婚女性更可能成为家庭主妇。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代际已婚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80前"已婚女性主要受年龄、教育程度、户籍、性别意识的影响,"80后"已婚女性主要受居住地、子女年龄和工作行业的影响。
- 尹木子
- 关键词:家庭主妇性别观念二元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