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德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4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40例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90~180 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12 d,住院时间8~20 d;术后肺漏气2例,复张性肺水肿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超声刀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何昌进陈学春叶辉崔元生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小切口超声刀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 射频消融在晚期肺癌中应用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射频消融术在晚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晚期肺癌患者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术后随访发现:1 8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29例,无变化18例,有进展6例,总有效率70%,;2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发热3例,少量咯血2例,局限性气胸1例,以及胸部灼热痛3例,但均得到有效控制并顺利出院。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加上射频消融术手术创伤小,患者痊愈时间短,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杨莺崔元生何东元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晚期肺癌临床疗效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按治疗效果再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患者归为有效组;稳定+进展归为无效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5)。测量对照组及肺癌组化疗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及抗凝血酶Ⅲ(AT-Ⅲ)等指标。结果肺癌组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Fib、D-D、PLT显著升高(P<0.05),AT-Ⅲ显著降低(P<0.05),2组PT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后较化疗前Fib、D-D、PLT显著降低(P<0.05),AT-Ⅲ显著升高(P<0.05),P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对晚期NSCLC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晚期NSCLC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有效的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凝血指标的显著变化可作为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评判的参考依据。
- 崔元生杨莺阮巧玲
- 关键词:化疗凝血指标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MMP-9与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 2012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和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检测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MP-9及TNF-α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肺癌患者中MMP-9及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1);MMP-9与TNF-α具有相关性。结论 MMP-9及TNF-α是与肺癌进展和预后相关的细胞因子,二者可相互作用促进肿瘤进展,可作为肺癌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 崔元生何东元郑群英
- 关键词: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
- 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5月实施介入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各70例。将抗菌药物不预防性运用在对照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探讨组在术前使用头孢唑林预防性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感染分布情况、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治疗经费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对其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提高了治疗经费,无实质性临床意义。
- 许舒国崔元生尚祥
- 关键词:血管介入治疗抗菌药物
-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MMP-9和IL-8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MMP-9和IL-8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大白兔(伪手术组7只,缺血再灌注2h组、4h组及6h组分别为10、10、9只,心肌梗死组10只)12h~7d血浆中MMP-9及IL-8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MMP-9从12h时逐渐升高,第3天达高峰,4~7天显著下降。缺血再灌注组IL-8从12h开始升高,第2天达高峰,以后显著下降,第5天达正常水平。12h~7d缺血再灌注组MMP-9明显高于伪手术组(P<0.05),但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明显(P<0.05);缺血再灌注4h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2h组(P<0.05),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6h组(P<0.05)。12h~3d缺血再灌注.IL-8明显高于伪手术组(P<0.05),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MMP-9和IL-8在缺血再灌注4h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2h组(P<0.05),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6h组(P<0.05)。结论血浆MMP-9及IL-8水平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在3天内缺血再灌注组血管再通后血浆MMP-9与IL-8显著正相关,血浆IL-8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可进一步促进血浆MMP-9水平升高。
- 崔元生冯光兴游惠珍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8缺血再灌注损伤
- 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胸腔镜下(对照组)与传统开胸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住院天数,肺活量及胸腔闭式引流拔管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肺炎、肺不张发生率,住院天数,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时间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活量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安全、可靠,可减轻疼痛,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莺崔元生游惠珍
- 关键词:胸腔镜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多发肋骨骨折
- MMP-9和IL-8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
- 目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外科方面,AMI早期治疗方法为急诊冠脉搭桥术,急诊冠脉搭桥后必然伴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崔元生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8缺血再灌注损伤
- 文献传递
- 在胸腔镜下使用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下使用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全胸腔镜下使用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术后住院的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使用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身体恢复的速度快,不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何东元崔元生杨莺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全胸腔镜疗效